,欢迎报名

眼科这片蓝海市场蕴藏着的机会远比想象中的多。

虽然全球获批治疗眼科疾病的药物已有数百款,但多数都是老药,新药数量远远少于肿瘤、自免和心血管代谢等其他领域。物以稀为贵,那些具备突破性价值的创新品种在市场洗礼下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也更有希望在未来长成超级大药。

2024年,眼科市场的销冠还是由再生元与拜耳合力打造的阿柏西普夺走,每2月注射1次的2mg低剂量版本与每4个月1次的8mg高剂量版本双剑合璧,仍是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第一大抗VEGF疗法。

在阿柏西普凭借近百亿美元的销售战绩傲立潮头之时,有三颗重磅新星也已经浮出水面——罗氏的法瑞西单抗、安进的替妥木单抗以及Apellis的pegcetacoplan,爆发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它们从靶点技术创新、长效迭代、疾病治疗需求等角度,走出了各自的成功路径。以这些高潜力药物为新起点,眼科市场的突围与颠覆,才刚刚拉开序幕。

眼科领域获批上市的重要创新药


双靶长效的进化

2004年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靶点成药的元年。这一年,有两款靶向药物分别在不同的疾病领域诞生,指明两大应用前景。罗氏的贝伐珠单抗率先奠定了VEGF-A在肿瘤领域的重要地位,之后辉瑞和Eyetech联合开发的培加他尼获批,书写了抗VEGF药物应用于眼科领域的开端。

很多眼底疾病包括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等在内都属于微血管病变,而VEGF与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其在眼部过度表达可诱导异常的新生血管形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加剧渗漏。因此,抗VEGF药物成为了治疗眼底疾病的有效手段,而这类药物的迭代也让眼底病治疗不断进入新篇章。

在眼底病的长期管理中,频繁眼内注射致使患者依从性降低,影响视力获益的情况是治疗的最大痛点。基于此,致力于延长治疗间隔的药物迭代浪潮席卷而来。

从雷珠单抗到雷珠单抗植入剂的微创新转身,从阿柏西普低剂量到高剂量版本的跃进,还有布西珠单抗实现单链抗体片段的优化,都紧扣长效化迭代思路。在这过程中,抗VEGF药物市场的主导权,也从雷珠单抗向阿柏西普不断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迭代都围绕于VEGF单一靶点。直到2022年法瑞西单抗横空出世,才彻底开辟出了一条双通道进化的新路。该药物同时靶向VEGF-A和血管生成素-2(Ang-2),通过协同效应增强血管稳定性,减少渗漏、新生血管形成和炎症。在针对DME、nAMD和RVO继发黄斑变性的多项III期研究中,法瑞西单抗展现了非劣于眼科销冠阿柏西普的疗效。

市场较量来得更为凶猛。尽管阿柏西普积累了先发优势,市场销售额维持在近百亿美元级别,但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其增长几乎停滞,而法瑞西单抗锐不可当,上市短短三年时间便创造了44亿美元的年销售额。照此势头,法瑞西单抗超越阿柏西普成为下一届眼科之王可能将在两三年内发生。

从单靶到双靶的迭代竞争也在其他赛道上演,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PD-1和GLP-1两大赛道。康方的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头对头战胜K药,礼来的GLP-1R/GIPR双激动剂替尔泊肽头对头战胜司美格鲁肽,都是赛道迭代进化的标志性事件。

在眼科领域,双靶疗法还存在更多的开发可能性。继法瑞西单抗之后,罗氏又基于DutaFab技术平台推进了下一代Ang2/VEGF-A双抗zifibancimig,通过兼容港式给药系统(PDS)的设计尝试将治疗间隔延长至每6个月1次。


Kodiak Sciences结合抗渗透和抗炎的思路押注了VEGF与IL-6靶点的组合,并开发了双抗生物聚合物偶联药物(ABC)KSI-501和双抗KSI-101两种双靶疗法,前者已启动头对头阿柏西普的III期研究。据Kodiak介绍,KSI-501采用的ABC药物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和持久性,使其具有每6个月给药1次的潜力。


国内眼科玩家中,信达也相当看好双靶疗法的前景。眼科作为其重点投入的四大疾病领域之一,信达主要推进了4条临床管线,双靶疗法占据3席,分别是全球首创CR1/VEGFR-Fc融合蛋白IBI302、Ang2/VEGF-A双抗IBI324和VEGF-C/VEGF-A双抗IBI333。

这3款双靶疗法围绕VEGF靶点,展开了不同的组合搭配,其中IBI302进行VEGF与补体活化通路的双重抑制,这是信达从病理机制出发找到的一条差异化开发路径。

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补体系统通过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和旁路途经三条活化通路参与免疫。当补体系统过度激活,炎症反应加剧,而补体异常活化介导的炎症反应也被认为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发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VEGF与补体靶向的双重抑制有潜力协同起效。II期研究显示,IBI302治疗nAMD患者的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改善情况非劣于阿柏西普2.0 mg,有每3个月给药的潜能。

细分领域的拓荒

已经有补体药物在AMD细分治疗领域成功拓荒。从临床分期来看,AMD可划分为无AMD期、早期、中期和进展期4个阶段。在进展期,AMD又可分为湿性或新生血管性AMD(nAMD,占比10-20%)及干性AMD(占比80-90%)两类,两者的疾病表现有所区别,相应治疗策略也不尽相同。

前者的特征是视网膜下有异常的新生血管形成,而抗VEGF药物正好可以对因治疗。至于更为常见的干性AMD,虽然较nAMD进展缓慢,但若进展到发生地图样萎缩(GA)病变,也会导致进行性和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针对GA的药物开发,是业界公认的一道难题,比较主流的解题思路是通过抑制补体系统过度激活来延缓进展,但即便如罗氏这般的眼科巨头也曾在此铩羽而归。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罗氏已有3款GA疗法先后折戟,包括推进至III期临床阶段的CFD单抗lampalizumab。此外,诺华和阿斯利康旗下补体药物也在拓展GA适应症方面数次碰钉。

在这样坎坷的开发背景下,Apellis的补体C3抑制剂pegcetagoplan作为破局者出现了。该药物于2023年2月获FDA批准治疗AMD继发GA,成为首款获FDA批准的GA疗法。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眼科副教授Eleonora Lad当时评论道,这是十多年来视网膜眼科领域最重要的事件。


同年8月,安斯泰来以59亿美元收购囊获的补体C5抑制剂avacincaptad pegol也获得了FDA批准,同样用于AMD继发GA。无论是pegcetagoplan,还是avacincaptad pegol,给药剂量都较为灵活,支持每1或2个月一次。

两款GA疗法甫一上市便交出了相当出彩的成绩单。Pegcetagoplan上市首月的销售额已超千万美元,其上市后的首个完整年也就是2024年的销售额达6.12亿美元。Avacincaptad pegol 2024年的销售额约合3.40亿美元(513亿日元)。

而且研究表明,随着治疗延长,pegcetagoplan和avacincaptad pegol的疗效进一步提高,支持患者建立长期用药的习惯。可以预想,在其他对手还未问世前,两款GA疗法将在增长快车道上加速驰骋。


从临床突破到商业化成功,两款疗法照亮了补体药物治疗GA的应用道路,鼓舞开发者继续前进。2024年,再生元启动了靶向C5的RNAi疗法cemdisiran±C5单抗pozelimab治疗GA的III期临床。补体抑制剂联合同靶点RNAi疗法可能也是GA治疗迭代的趋势,Apellis计划于今年推进靶向C3的APL-3007+pegcetagoplan的II期临床,旨在全面阻断视网膜和脉络膜补体活性。


与GA领域经历的治疗空白相似,由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甲状腺眼病(TED)也曾是一个无新药可用的复杂病种,过往较依赖于激素治疗。这是成人中最常见的眼眶相关疾病,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眼睑退缩等。

2020年,Horizon的替妥木单抗获批,创造了历史转折点。替妥木单抗的靶标选择很关键,针对TED关键致病靶细胞即眼眶成纤维细胞(OF)表面高表达的胰岛素样生长因素-1受体(IGF-1R)。

作为首款获FDA批准的TED疗法,替妥木单抗上市第一年便创造了8.20亿美元的好成绩,2021年翻倍增长至16.61亿美元。接着在2022年末,安进按捺不住宣布以278亿美元收购Horizon,有部分原因就是看中了替妥木单抗的商业价值。

替妥木单抗身后已有快速跟随者。信达生物的改良型IGF-1R单抗替妥尤单抗于近期获批上市,而替妥木单抗在中国尚处于获批临床阶段,再加上其在中国的核心化合物专利已于2024年7月到期。天时地利,中国市场的这杯羹,终究是信达先分得。

以替妥木单抗为竞争目标,还有玩家进行了更具差异化的管线布局。Viridian是个中代表,一手打造了veligrotug(VRDN-001)和VRDN-003两款IGF-1R单抗,创新程度依次加深。


Veligrotug治疗TED的III期研究已成功,预计于今年下半年申报上市。相较于替妥木单抗需要更高剂量8次输注的给药方案,veligrotug以低剂量实现了快速起效,且仅需5次输注,每次输注的时长也更短。

VRDN-003则提供了皮下注射的选择,配套自动注射笔有望实现居家治疗;此外,VRDN-003的半衰期进一步延长,支持每4周或8周给药一次。有竞争才有突破,这些疗法的出现,无疑推动TED治疗往更高层次跃迁。

结语

无论是nAMD疗法的双靶长效进化,还是补体药物攻克GA,抑或是IGF-1R单抗填补TED治疗空白,这些创新案例都体现了同一开发逻辑:真正的颠覆源于对疾病本质的再探索,而非陷于对现有药物的微调。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即便是在成熟的治疗领域,也有机会打破路径依赖,在红海中迭代开辟新蓝海。

Copyright © 2025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