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婉宜

编辑|张恺翀

在我国,每 4 名成年人中,就有 1 人患有高血压,该疾病的管理长期依赖药物与饮食控制

然而研究发现,有一种十分懒人的运动方式,可以让血压直降8.24mmHg,预防血压升高带来的脑卒中、心梗等严重致死、致残性疾病风险。一次才几分钟,比最常见的运动更轻松有效,它就是等长运动!

这估计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今天就带你认识这匹被严重低估的“降压黑马”

01

什么是等长运动?

应急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剑表示:等长运动就是肌肉虽然发生了收缩,但是肌肉的长度是不变的。简单来说,就是“肌肉用力但身体不动”比如,靠墙静蹲、平板支撑、臀桥、扎马步、踮脚尖(提踵)等。

相较于走路、慢跑等“完全动起来”的运动,等长运动也被称为“静止运动”。但别看它很简单,实际上效果大得很!

02

血压直降8.24 mmHg,降幅是跑步的2倍

英国坎特伯雷大学2023年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的研究发现:对比所有运动类型,“等长运动”降低血压效果最好,下降幅度最大。


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等长运动的表现都是最有效的。其中,等长运动使收缩压(高压)降低8.24 mmHg,舒张压(低压)降低4 mmHg,降幅是跑步(4.08/2.5 mmHg)的2倍。


不同运动对收缩压的影响对比:等长运动表现最佳


不同运动对舒张压的影响对比:等长运动表现最佳

最近还有一项荟萃分析了3种等长运动,包括靠墙蹲、坐式伸腿动作和握力锻炼,分别使血压降低了11.41/5.09 mmHg、9.96/3.69 mmHg和8.34/4.09 mmHg。


也就是说,每周只需要花3-5天的时间,一天约15分钟(包含休息时间),就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03

这4个等长动作,简单易学!

平板支撑太累?懒得买握力工具?试试以下4个动作!

1、靠墙静蹲:最安全的“降压蹲”

动作要领:

背部完全贴墙,双脚与肩同宽;

缓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呈90°~135°,膝盖不超过脚尖、避免塌腰;

保持1~3分钟,每天3~5组,循序渐进。

优势

靠墙静蹲通过静态收缩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刺激血管内皮释放一氧化氮,促进血管舒张,从而降低外周阻力。降压效果与低强度有氧运动相当。

注意事项:

膝关节疼痛者应减小下蹲幅度(如浅蹲40°~60°),避免加重损伤;

高血压患者需控制心率在(170-年龄)次/分钟以内,避免过度用力。


2、站桩:中医推荐的“养生法”

动作要领:

双脚平行站立,膝盖微屈(约15°),重心下沉;

双手抬至腹前,掌心向下,呼吸均匀;

每次保持3~5分钟。

优势

站桩通过“似坐非坐”的姿势,引导气血下沉,改善末梢循环。现代研究证实,该动作可使静息心率下降5~8次/分钟,降低交感神经张力。


3、瓶装水握力锻炼:零门槛“降压法”

动作要领:

先大力张开五指,完成适度拉伸;

手握装半瓶水的矿泉水瓶,缓慢握紧至5~7成力度,保持30~60秒后松开;

避免手腕发力,集中前臂肌肉收缩;

每天3组,组间休息30秒。

优势:

握力与血压呈负相关,每天10分钟握力训练可使收缩压下降2~3 mmHg;

矿泉水瓶的负重可增强前臂肌群力量,间接改善血管弹性。


4、膝盖平板支撑:简单舒适的“核心训练”

动作要领:

双肘与肩同宽撑地,肘部在肩正下方;

屈膝与髋关节同宽,夹臀收腹,抬小腿;

保持背部挺直,自然呼吸,20~30秒/组,每天3组。

优势

相比标准平板支撑,膝盖着地减少膝踝压力,适合90%以上中老年人。


04

运动降血压,牢记这4点

1. 运动前充分热身,控制强度

通过拉伸加速血液循环,预防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以中等强度为主,运动时最大心率建议为(170-年龄)次/分钟,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血压骤升。

2. 选择合适运动时间,避免危险时段

建议下午或傍晚进行,避开清晨6~10点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广东省疾控中心林立丰通过自身实践验证,每日1小时的规律运动配合控钠饮食,1年内成功将血压从临界值降至正常。

3. 禁忌人群与血压监测

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5mmHg)、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遵医嘱,避免擅自运动;若血压过高,需先通过药物或调整生活方式稳定后再运动。

4. 规范动作与呼吸配合

动作需要标准,全程匀速呼吸,禁止憋气,防止血压剧烈波动。研究显示,憋气可使收缩压瞬间升高15~20mmHg。

参考文献:

[1] Edwards JJ, Deenmamode AHP, Griffiths M, Arnold O, Cooper NJ, Wiles JD, O'Driscoll JM. Exercise training and resting blood pressure: a large-scale pairwise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Br J Sports Med. 2023 Oct;57(20):1317-1326. doi: 10.1136/bjsports-2022-106503. Epub 2023 Jul 25. PMID: 37491419.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自公众号:凤凰大健康、丁香医生, 如需授权请联系原作者。图片来源:福建体育、小红书,侵权联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