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郭博昊

无论是此前春节期间火爆的冰雪游,还是当下热闹的春季踏青,都反映出我国居民旺盛的出游需求,也展现出假日消费、文旅消费的巨大潜力。继续加大服务供给力度之余,鼓励职工利用带薪年休假制度,促成更多弹性错峰休假的机会,同样有助于激活消费潜能。但在现实生活中,职工“休息休假难”的痛点仍然存在。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中,涉及多项保障居民休息休假权益的举措,这既是优化消费环境的重要一环,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必要之举。在受访专家看来,不论是利用中小学春秋假的家庭出游,还是日常的居民错峰出游,都离不开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有效落实。当下,带薪年休假制度更需要对企业予以正向激励,推动企业主动落实。

让居民“有闲”消费

通过法定节假日调休制度,我国每年形成各类“长假”“小长假”,促进居民集中出游消费。近日临近清明假期,“假期去哪玩”再次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话题。据中国铁路公众微信号消息,自3月20日发售清明假期车票以来,截至3月25日10时,铁路部门已累计发售清明假期车票1613万张,旅客出行意愿强烈。

“无论是休闲度假还是旅游相关消费,都离不开‘有钱’和‘有闲’两个关键因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只有具备经济基础和充裕时间,老百姓才可能产生旅游消费的动机。因此,保障休息休假权益对于提振消费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从国际比较看,达到一定富裕水平的国家减少居民的工作时间、增加休闲时间,反而有利于促进该国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通过对经合组织(OECD)国家经济增长与居民闲暇时间的关系进行测算,OECD国家在迈过中等收入门槛后,居民休闲时间每增长1%,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约0.8个百分点。“我们研究发现,根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当前我国每增加1%的休闲时间,将拉动经济增长0.3至0.5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长假期间旅游市场的供求失衡,旅游景点在淡季资源闲置等问题愈发凸显。职工利用带薪年休假制度,弹性错峰出游,同样有助于提振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曾指出,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是满足群众旅游需求、分散出游时间的最有效途径。

“灵活的带薪年休假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进而为旅游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吴丽云说。

激励企业落实带薪年休假

我国早在1994年颁布《劳动法》时就明确了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但职工休假难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需要制度层面的支持与补偿。

为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此次《方案》围绕强化执行监督作出系列部署,强调“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近段时间,多家企业接连推出到点“清场”、取消“形式化出勤”等解决过度加班的举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陈建伟对证券时报记者说,企业积极倡导“反内卷”,有利于为企业职工正常休假创造宽松氛围。“当企业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职工会逐渐意识到休息和休假是被认可和鼓励的。”

魏翔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企业通常是带薪年休假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他建议,可以考虑以“以奖代补”的方式,为带薪年休假执行良好的企业分担部分成本。为企业发放带薪年休假补贴,实际上是在奖励其先进的生产模式和高效的管理能力。此举既能减轻企业的负担,又能激励更多企业积极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推动整个社会劳动制度的优化与进步。

吴丽云则表示,对于未落实带薪年休假的企业和机构,若存在相应的考核制度加以制约,将有助于推动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落实。企业也应建立相应的机制,无论是通过工会组织还是其他途径,帮助员工争取带薪年休假的落实。

长期来看,进一步从法律层面完善、界定工作时间仍有必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天玉此前撰文指出,我国工作时间基准体系成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已运行20年并且未有任何系统性修订,难以有效应对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长时间工作、无序加班等问题。为此,应当从市场化的劳动关系本质出发,厘清现有工时制度的内在矛盾,界定工作时间的概念内涵,确立工时法制的调整边界,以指导司法裁判。

释放中小学春秋假的经济价值

此次《方案》中,“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也被置于“保障休息休假权益”系列工作部署。作为一项多地学校已探索实施多年的制度,学生春秋假的经济意义在当下受到更多关注。

自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以来,部分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在“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长的前提下”,实行短期的春秋假。通过与清明假期衔接,多数中小学春秋假可连休5天至9天不等。根据已实行春秋假的多地教育部门介绍,探索中小学春秋假主要是为了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等。

当下,中小学生春秋假有望发挥拉动消费的作用。陈建伟认为,中小学生春秋假为学生提供了走出课堂、体验自然和社会的良好机会,有利于开展研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春秋假所处的气候适宜,是家庭“微度假”和“研学游”的黄金时期,具有发展相关产业的巨大潜力。

目前,我国实行春秋假的学校依然较少,大多数省市尚未对春秋假作出明确规定。此外,家长群体普遍存在对春秋假期影响孩子学业以及假期无法照管孩子的担忧。“释放春秋假促进消费的价值,关键在于实现家长与孩子的联动出游。”吴丽云说,如果带薪年休假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春秋假时间灵活安排休假,家庭出游的频率有望显著增加。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可以鼓励企业优先支持家长在子女春秋假期间休假,增加家庭共同参与研学和旅游活动的机会。“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环节是推动带薪年休假制度的真正落地。”吴丽云强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