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气温回升,万物复苏,不少人却遭遇了眼睛的“抗议”,出现发痒、发红、流泪、异物感等不适症状。更让人困惑的是,还有部分人即便足不出户,也难以逃脱眼部的困扰。在眼科门诊,“春天眼睛为何发痒?如何防治?”已成为患者咨询的高频问题。对此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医学部陶海主任医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其实,出现这些症状的人群,多数是患上了过敏性结膜炎,这是眼科的常见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病规律通常是春夏季高发,秋冬季症状好转或消失。过敏性结膜炎的本质,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物质产生的过度反应。其原因有:春季植物花粉浓度大幅上升,杨柳絮漫天飞舞,易附着在眼表;潮湿环境滋生的尘螨和霉菌等微生物,会随着空气与眼睛接触;春季紫外线增强,会进一步加重眼表的敏感性。
过敏性结膜炎在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尤为常见,并且通常是双眼发病。这类患者的上眼皮内部,会出现一层粉红色、形状不规则的扁平突起。其典型症状除了眼睛发痒、眼白充血发红、流泪外,还伴有黏液性乳白色分泌物。也有部分患者常年都有类似症状,只是在春夏季症状会达到高峰,其他季节则有所减轻。一般来说,随着季节的更替,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会自行缓解或消失,在反复发作数年后,症状还有减轻或消退的趋势。
对于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陶海主任医师表示,患者首先要尽可能明确过敏物质,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过敏原,再配合药物治疗,这样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眼药水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抗组胺类,例如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
●肥大细胞稳定剂类,如色苷酸钠、吡嘧司特钾滴眼液;
●双效药物类,比如奥洛他定滴眼液;
●非甾体抗炎药类,如双氯芬酸滴眼药;
●糖皮质激素类,常见的有醋酸可的松、地塞米松滴眼液。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虽然能在短期内有效控制过敏症状,但不能长期大量使用,否则可能引发眼压升高,甚至继发青光眼、白内障和视神经损害等严重问题。如果过敏症状较为严重,局部用药无法有效控制,就需要采取全身用药的方式。
对于那些症状特别严重、经过多年治疗仍未痊愈的患者,还可以考虑“易地疗法”,也就是从原来居住的地区搬到较远的其他地区生活和工作,这有可能会带来不错的效果。
过敏性结膜炎虽不致命,但反复发作可能损伤眼表屏障,甚至影响视功能。若出现以下症状,可能并发角膜炎或其他感染,需要尽快就医,接受专业诊疗:
1.眼痛、视力下降;
2.眼睛有大量黄绿色分泌物;
3.使用药物3天后无缓解。
总之,春季应做好防护,必要时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既能尽情享受春光,又能保护双眼。
主管| 解放军总医院政治工作部
主办| 宣传处融媒体中心
来源 |第三医学中心
撰文 | 张晓宁
图片 | 网 络
刊期 | 第2801期
总编:熊 刚
主编:张 奎
编审:张 密 李笑一
编辑:刘超英
邮箱:jfjzyy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