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理想汽车正式宣布对销售与服务群组进行全方位架构调整,核心内容包括成立东、西、南、北、中五大销售“战区”,取消单一零售负责人职位,并强化区域化市场策略。这一变革被视为理想汽车冲击70万辆年销量目标的关键举措,也是其应对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平衡增程与纯电产品布局的战略回应。
架构调整:从26个战区到五大“战区”
根据36氪等多家媒体报道,理想汽车将原有的26个销售战区整合为五大战区,各战区负责人直接向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汇报,不再保留零售业务总负责人职位。调整后,每个战区需对所在区域的销量、利润及用户满意度(NPS)负责,并拥有更灵活的本地化决策权。例如,原销售副总裁韩希职级调整为中区零售负责人,凸显管理层级扁平化趋势。
理想汽车官方回应称,新架构借鉴了苹果等国际企业的区域化管理经验,旨在推动“区域深度服务+总部能力赋能”的协同模式。总部将聚焦数字化、培训等标准化能力建设,而区域团队可快速响应本地用户需求,例如针对北方市场偏好增程车型、南方市场纯电接受度较高的特点,灵活调配资源。
调整动因:70万辆目标下的攻守平衡
2024年,理想汽车全年交付量达50.05万辆,其中增程车型占比高达98%。2025年,其销量目标提升至70万辆,同比增长40%,在造车新势力中仅次于极氪的71万辆。然而,这一目标背后存在显著挑战:
- 纯电车型“从0到1”的谨慎布局:尽管计划推出i8、i6两款纯电SUV及MEGA焕新版,但内部对纯电销量预期仅为5万辆,远低于供应链的乐观预估。理想汽车内部人士表示,纯电业务需逐步验证市场,避免重蹈MEGA上市初期的策略失误。
- 增程车型的焕新压力:四款增程车型将于5月推出智驾焕新版,升级芯片与传感器,但外观、电池等硬件保持不变,需依靠智能化差异维持市场热度。
- 外部竞争加剧:蔚来、小鹏、小米等品牌同样设定了30万-44万辆的激进目标,极氪、零跑在价格与全球化布局上持续施压。
配套措施:补能网络、门店扩张与出海协同
为支撑销售体系变革,理想汽车同步推进多维度配套计划:
- 补能网络:2025年底超充站数量将增至4000座,缓解用户里程焦虑。
- 门店下沉:加大对四五线城市的覆盖,2025年门店总数预计突破800家,与华为鸿蒙智行门店数量相当。
- 出海布局:在中亚、亚太、中东等市场加大投入,复制国内区域化管理经验。
行业观察:区域化管理的机遇与风险
理想汽车的“战区制”改革引发行业热议。支持者认为,区域化管理能精准匹配市场需求,例如北方强化增程车型推广,南方主攻纯电;反对者则担忧权力下放可能导致资源内耗,且五大战区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压力陡增。此外,如何平衡增程与纯电的营销资源分配、避免渠道冲突,仍是理想需要解决的难题。
结语
2025年,理想汽车步入“防守反击”的关键阶段。销售体系的重构既是应对销量目标的主动出击,也是其从单一增程路线向多元化产品转型的必经之路。五大战区能否真正激发区域活力,70万辆目标能否带动毛利率回升,将决定理想汽车在新能源下半场的最终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