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无疑是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
尤其是作者在构思这个篇章的时候,特意给读者留下不少悬念:先是武松抵达孟州牢营之后,被格外优待,享受吃喝住一条龙服务;随后借施恩之口,讲出了盘亘在孟州当地的大boss蒋门神。待武松三拳两脚把蒋门神按在地上摩擦后,武松又遇到张都监的破例赏识,整天被好酒好菜伺候着,都快走不动道了。就在这时候,张都监露出凶相:原来蒋门神只能算个小卡拉米,他才是整个事件的“终极boss”,精心策划了这个局,特意为对付武松,重新夺回快活林。
这个篇章的具体情节,咱们就不再赘述了。
我觉得咱们不妨站在今天的视角, 重新审视这个篇章,或许能看到更多有意思的细节。
首先,我们先来弄清楚,施恩是怎么在孟州起家,打造起“快活林”这个商业项目的?
说到底,这背后离不开施恩及其家族在孟州当地的人脉资源。书中介绍得很清楚,施恩是个妥妥的官二代,其老爷子是孟州的管营。
这个管营官职或许不重要,但是却也掌控着不少可用的资源。
所有发配到孟州的犯人,都是他们手中免费的牛马,可以随意差遣、随意使用。这些犯人,很多都曾经是亡命之徒,替他们干一些见不得光的事,再正常不过了。
当施恩聚拢这样一伙人,横亘繁华的孟州闹市,自然是无人敢招惹他们。
所以,施恩能够在商贸繁荣、流动人口众多、收益颇丰的孟州商业中心,打造起独树一帜的快活林,并直接坐上扛把子的位置。
通过后面的故事情节,我们知道,张团练是张都监的心腹,能够和张都监一起密谋暗杀武松这样的阴谋,足见俩人关系匪浅。甚至俩人都姓张,不排除俩人是亲戚关系。
按理说,张都监是施恩老爷子的上司,直接递个话过去,巧立名目,让施恩每年上交一部分收益,似乎问题不大。
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而且施恩是利用老爷子的职务之便,使唤牢营里面的犯人当免费劳动力,属于公共资源私用,违规行为。
施恩的老爹做了一辈子官,不至于不懂这点道理。
但是张都监居然做不到。
这里面无外乎两个原因:
施恩的老爷子官职虽然不大,但是其家族在当地却颇有势力,是土生土长的地头蛇。不排除他们在孟州官府还有别的靠山,施恩在快活林赚到的大头,都给了这个靠山,因此可以底气十足地硬刚张都监。
张都监以及张团练,在当地的根基并不深,强龙压不住地头蛇。
他们有心去快活林的商业项目中分一杯羹,奈何施恩压根不尿他们那一壶。又想利用手中的职权,强行把快活林“零元购”,可是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试想,如果张都监强行安排手下去把施恩的产业盘过来,反倒成了滥用职权。施恩家族上面的保护伞估计不会答应的。
眼看快活林每年都有稳定的收益,张都监、张团练眼馋之余,只好另辟蹊径:采用江湖手段,也就是派江湖人士蒋门神,按照江湖规矩把快活林夺过来。
什么是江湖规矩呢?
江湖规矩不在于谁的人多、钱多,也不在于谁更有合法性。
就比谁的拳头大。
你本事不济,被别人揍了,不光丢人不说,还得把自己的买卖也搞丢了。
想挽回面子、夺回自己的买卖,那只有靠拳头说话。
这种江湖层面的争夺,官府不会过多干涉。
施恩手下虽然有不少亡命之徒,都是“风刀血影”里滚出来的,不过这伙人本就是被施恩安排过来当免费牛马使用,自然不愿意为施恩强出头,招惹强悍的蒋门神。
再来说一下蒋门神。
这个人不光是张都监、张团练的打手,夺下快活林后,干脆成了二张的前台掌柜。
因其暴揍施恩的辉煌战绩,使得蒋门神成为后来快活林新一届扛把子、话事人。
有权有势的二张,加上身手不错的蒋门神,几乎不费什么吹灰之力,就把施恩家族耗费很多心血,精心打造的快活林项目给“零元购”了。
如果今天的哈佛大学熟知这段往事,完全可以将其纳入商学院的经典商业并购案例当中。
不过,这其中牵扯到的中国式社会人情世故,远不是一笔经济账就能算清楚的。
最后,再聊一聊武松在整个事件中的作用吧。
武松是打破施恩家族和二张之间平衡的关键。
施恩是以江湖方式,弄丢了快活林,自然还得靠江湖手段,重新拿回来,才能更稳妥,也更有面子。
奈何孟州地面,并没有这样的强人。
直到武松的出现。
张都监得知武松的威名后,不惜下血本、布下那么大一个局,只为害武松一条性命。
其实,张都监如果更有眼光的话,完全可以把武松收入麾下。既收获一个强悍的心腹,又可以通过武松,缓和同施恩家族的关系,并伺机染指快活林的生意,分一大杯羹。
如此一来,可谓是一箭三雕。
什么蒋门神?还带着几个饭桶一样的徒弟。
能够一巴掌呼死老虎的武松不是更香吗?
可是,张都监偏偏把武松培养成自己的敌人,那不是作死又是什么?
所以说嘛,歹人就是歹人。
当人心眼变坏的时候,眼光也会跟着变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