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和南宋,究竟能不能算作同一个朝代呢?不少人常把北宋与南宋,和西汉与东汉相提并论,觉得情况类似。可实际上有着天壤之别。
西汉自汉宣帝往后,土地兼并这一大一统封建王朝后期的典型问题冒了出来。当时王莽想搞改革,结果却把局势搅得一塌糊涂。这过程和后来其他封建王朝覆灭如出一辙,王莽也因此背上了导致社会问题的骂名。因为改革失败,王莽人心尽失,民众反倒怀念起汉朝来。
东汉能实现中兴,刘秀功不可没。虽说刘秀有皇室血脉,但一开始这身份没给他带来啥明显优势。当时反对王莽的刘姓宗室多得很,刘秀出身偏远,势力并不突出。不过刘秀能力超群,夺得皇位后,他完全有本事铲除地方割据势力,可他没这么干,而是借助西汉的影响力,让汉朝再度兴盛。
说是光复汉朝,但东汉在行政规划和对基层地主阶级的管理上,和西汉有着本质区别。所以东汉和西汉就像是披着同一朝代外衣的两个不同王朝,只是刘秀不承认罢了。到东汉末年,汉朝没能实现第三次复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操不是刘姓宗室。要是曹操当年改姓刘,有了皇室身份,说不定都不用说出“愿为周文王”这话,甚至可能直接废了汉献帝,改朝换代。
和西汉东汉比起来,北宋和南宋的情况大不一样。北宋的灭亡,就像一个中年人突然猝死,却又幸运地捡回半条命延续下来。北宋后期问题不少,但社会矛盾还没激化到要推翻赵宋统治的地步。要是没有外部干扰,北宋再维持百余年也不是没可能。可靖康之变,金国的沉重打击让北宋迅速灭亡。
南宋建立时,领土大幅缩水,但完整继承了北宋在南方的统治根基。和东汉初期充满新气象不同,南宋在南方站稳脚跟时,社会矛盾依旧尖锐。为解决这问题,南宋朝廷在南方推行改革,把部分官府垄断的土地分给百姓,还降低赋税。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后期南方的社会问题,也让赵构在南宋朝廷有了不小影响力,尽管他常在朝堂上被金国使者羞辱,却依旧稳坐皇位。正因如此,赵构一度被南宋大臣看作刘秀第二。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退位25年的太上皇赵构驾崩。讨论赵构庙号时,南宋大臣首先想到了光武帝刘秀用过的“世祖” 庙号。他们觉得,虽说赵构对金国卑躬屈膝,但好歹保留了宋朝统治的火种,授予“世祖” 庙号无可厚非。
但是礼部官员反对,他们指出,刘秀光复汉朝时开创了一个全新王朝。可南宋朝廷所在的临安只是行在,官方没宣布正式迁都,南宋不过是宋朝丢了半壁江山后的延续,并非开创了新朝代。所以最终给了赵构一个“高宗”庙号。
南宋作为北宋的延续,继承了宋朝的法统,也承接了宋朝的社会矛盾,政权内部架构没发生根本变化,所以北宋和南宋应被看作同一个朝代。但在在元朝人眼里,北宋没能实现全国统一,本质就是个势力较大的军阀政权,而南宋则仅仅只是一个小的军阀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