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宇,今年39岁,毕业于一所985高校。回想起过去这些年,真像做了一场漫长的梦,梦里有过辉煌,有过挣扎,可如今,只剩下满心的无奈。

23岁本科毕业,在亲戚的推荐下,我进了家乡一家民营汽车零件制造企业。那时候年轻气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总觉得只要自己肯努力,未来肯定一片光明。

可现实很快就给了我狠狠一击,每个月到手才1000多块钱工资,看着物价一天天往上涨,心里别提多焦虑了。每天干着重复又单调的活儿,厂里效益还不错,可也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熬到出人头地那一天,我心里那股想要改变想要做出一番大事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每天除了做机械般的工作外,就是在盘算琢磨着怎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了。

终于,按耐不住内心狂野的我,2012年,27岁的我一咬牙,决定了考研。


图片取自网络

备考的日子,真的太苦了。白天要上班,有时候要赶工期,需要加班到很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到了晚上也要咬牙坚持复习功课,每到深夜似乎就只有头顶的那盏台灯陪着我,我在黑暗里一点点摸索,无数次累得想要放弃,可一想到以后可能会过上不一样的生活,就又强撑着坚持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考上了西安一所985大学的管理学专业。研究生那几年,我天天盼着毕业,想着到时候就能开启新生活了。

30岁研究生毕业,我顺利进入上海一家互联网大厂做内容运营。刚进大厂的时候,一切都那么新鲜,宽敞的办公室,身边全是优秀的同事,每天都有各种新奇的创意和挑战,我整个人都干劲十足。

虽说每天要看海量的信息,压力不小,但心里觉得特别充实。那时候我和别人合租在一个小房子里,房租一个月3000多,工资八九千,除去日常开销,每个月还能剩点。

我也没别的爱好,就喜欢买点小物件,像品质好点的充电宝,闲了就去超市逛逛,找些新奇的小玩意儿,这就是我最放松的时候。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在这个繁华的大城市里却越来越迷茫。33岁了,每次加完班走在街头,看着周围灯火辉煌、人来人往,我却觉得自己像个外人,怎么也融不进去。


图片取自网络

再看看身边的同事,一个接一个地离开,我也开始琢磨自己的未来。大城市是好,可房价高得吓人,我就算拼命工作,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呢?

35岁那年,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太好了,三天两头要往医院跑,身边离不开人照顾。再加上我自己也到了谈婚论娶的年纪,左思右想,我还是狠下心,做了个艰难的决定——离开上海,回老家。

回到老家时,我手里也就剩下几万块积蓄。本以为凭我的学历和大厂工作经验,找份好工作不是难事,可现实却把我的想法砸得粉碎。

我到处投简历,行政、人力、文员、销售,能试的都试了,可河南是农业大省,我老家信阳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太滞后,就业机会少得可怜。和互联网相关的工作更是少之又少,就那么几家传媒公司招公众号编辑,竞争还特别激烈。


图片取自网络

从那以后,我就踏上了漫长又艰难的求职之路。朋友介绍我去中专院校做兼职老师,我还以为这下能稳定下来了,结果干了一年,学校因为学生减少,不再需要兼职老师,我只能无奈走人。

后来我去物流公司的仓库,打杂、维修、装卸货物,啥活儿都干,一个月也就3000多块钱。我想着先干着吧,起码有份收入,结果才干了差不多5个月,老板把亲戚安排进来,我又失业了。

接着,我进了一家建筑装修公司,本以为能用上自己的专业知识,没想到一进去就让我写公司长远发展规划文件,这我哪懂这一行业啊,就算我没日没夜地学,到处找人请教,还是没完成任务,实习期一结束,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37岁那年,在街上看到书店招书店理货员的小广告,我实在没别的办法,就去试试。工资只有1000多块,不过我还挺喜欢这份工作的,每天和书打交道,感觉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我对文字比较敏感,看书很快就能抓住重点,工作干得还算顺手。但这点钱实在不够生活,没办法,我还得继续找别的工作。


图片取自网络

好多人问我为啥不考公,其实我都考了五六次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考试都试过。由于我的专业限制,本市,甚至是本省能考的公务员岗位也不多。

一开始考的时候,笔试总是差那么几分,后来慢慢掌握了点技巧,笔试倒是能够轻松通过了,可好几次都是复试被刷下来。折腾了这么好几次,我心里的挫败感真的是特别强,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慢慢地,我意识到回老家可能是个错误的决定。刚回来的时候,心里还满是希望,可随着对家乡就业环境了解得越来越多,这点希望也一点点破灭了。

我们这座城市民营企业少,经济不发达,感觉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有大的发展。我也想过去做小生意,可我既没资源又没人脉。

就说我工作过的那家书店吧,从90年代开到现在,背后肯定有很深厚的资源和人脉支持,我啥都没有,根本不知道从哪儿开始。

39岁这一年,命运又给了我重重一击,我又失业了。看着空空的钱包,再想想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我心里焦虑又绝望。我把能想到的工作都试了个遍,哪怕是那些门槛很低的岗位,可要么因为年龄大被拒绝,要么因为没相关经验不要我。

每次面试失败,我都忍不住怀疑自己,我一个985硕士,难道真的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了吗?


图片取自网络

就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我想起上学时偶尔兼职送外卖的经历。那时候就是利用晚上或者节假日空闲时间跑几单,赚点零花钱,可现在,这成了我唯一的救命稻草。

刚开始做外卖员的时候,我心里既抗拒又害怕。要主动给陌生人打电话,还要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跑来跑去,面对各种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情况,对习惯了办公室工作的我来说,真的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没办法,生活的压力逼着我,我只能硬着头皮上。

第一次送外卖,系统派了个蛋糕。那是个大热天,我小心翼翼地捧着蛋糕,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就怕它有个磕碰。路上车来车往,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万一蛋糕碰坏了,我这一天就白跑了,说不定还得自己倒贴钱。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难和无奈。

后来,我开始全天跑外卖。每天从早到晚,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奔波。有时候一天跑十几二十单,一个月下来也就3000块钱左右,也就够维持家里的基本开销。送外卖的日子里,有让人暖心的时候,也有委屈的时候。

有一次帮一个男孩给女孩送水果,女孩下课晚,我在学校门口等了好久,最后男孩打赏了我6块6,当时心里真的特别暖。但也有很多次,因为保安不让进小区,我只能提着外卖走老远的路,客户还会因为超时不耐烦地指责我。

除了家里人,没人知道我在送外卖。我和以前的同学几乎都没联系了,过年亲戚问起我的工作,父母总是说我在当老师,毕竟我以前确实做过老师。我明白他们的想法,在大家眼里,外卖员这份工作好像有点低人一等。我自己也不太愿意穿着外卖服在家里附近晃悠,每次都是骑出一段距离后才换上。

有时候,我忍不住问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到底有啥用呢?读书和挣钱之间到底是个啥关系?曾经我也是怀揣着梦想,在大厂里意气风发,可现在却为了生计在街头奔波。这种巨大的落差,常常让我陷入痛苦和迷茫。但我心里清楚,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只能咬着牙,继续往前走。

现在的我,每天还是骑着电瓶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送着一份又一份外卖。我常常想,我的人生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呢?未来又在哪里呢?


图片取自网络

我特别渴望能有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要是能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超市就好了,这样既能有份稳定的收入,又能照顾家里,为此我还特意去过许昌逛了几次胖东来,想着看能不能模仿学习一点什么经验。

可就算开个类似在上海街头随处可见的全家那样的小超市,至少也得需要十几二十万的资金,对现在的我来说,这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回头看看过去这些年,从本科到研究生,再从大厂员工到现在的外卖员,我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每一次做选择的时候,都特别无奈,特别挣扎,特别纠结与无助;每一次失败,都让我更清楚地看到生活的残酷。

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不放弃,生活总是会有转机的。说不定明天,说不定明年,我肯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文中名字林宇为化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