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王福生院士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导读
2025年3月26-30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盛会汇聚了以亚太国家为主的国际肝病领域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以“多元合作 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为消除与治愈的愿景探索新路径、新方法及为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的肝病防治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王福生院士分享慢乙肝功能性治愈的现状和免疫治疗在慢乙肝功能性治愈中的重要作用。
0 1
免疫调节:影响慢乙肝发展与转归的关键因素
医脉通:免疫调节在CHB(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否请您谈谈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免疫调节网络如何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王福生 院士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系统在体内病毒清除和功能性治愈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处于免疫清除期、免疫耐受期还是再活动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都存在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甚至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损伤的问题,这影响了功能性治愈。对于处于各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免疫细胞之间的作用很复杂,且免疫细胞还与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该机制不仅在疾病的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新药开发和免疫疗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目前对于该部分机制已经明确,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细胞因子之间的调节还未完全被解释,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简言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低下和特异性B细胞免疫功能损伤两个主要的问题。
0 2
免疫治疗:慢乙肝治愈研究的热点
医脉通:免疫治疗是 CHB 功能性治愈的研究热点之一。能否请您谈谈目前免疫治疗在这一领域有哪些最新进展?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试验中的效果如何?
王福生 院士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常接受的是抗病毒治疗,如核苷类似物,干扰素等,这些药物主要抑制病毒复制,这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第一阶段。达到抑制病毒完全复制以后,还要经过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治疗,第二个阶段为实现e抗原转阴和e抗原血清转换。第三个阶段为在e抗原血清转换基础上,实现表面抗原转阴,甚至出现表面抗体,即功能性治愈。但需要注意的是现有一线抗病毒药主要能够抑制病毒复制,从而阻断疾病进展,减少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但是要达到功能性治愈,必须要实现e抗原血清转换和表面抗原转阴,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很难达到这个目标。
所以,免疫治疗非常重要。免疫治疗包括很多方面,如直接的细胞治疗,能够增强病人体内特异性抗病毒免疫应答。另外免疫治疗还包括针对乙肝病毒的preS1和preS2治疗性疫苗,也包括抑制表面抗原合成的药物,例如反义寡核苷酸(ASO)和小干扰RNA(siRNA)。这些治疗不完全属于免疫治疗,但是和增强体内的免疫或抑制表面抗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也把它归类到免疫治疗这一个大范围。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功能性治愈尤其重要,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处于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我们也期待免疫调节治疗相关新药的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如果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免疫调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这将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药物方面的重大突破,将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即更多的患者可以得到临床治愈。
0 3
联合治疗:机遇与挑战并存
医脉通:在乙肝功能性治愈的治疗策略中,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显示出潜力,您认为这种联合治疗策略在提高治愈率和减少病毒耐药性方面具有怎样的优势?同时,这种策略在临床应用中可能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平衡疗效与安全性,以及如何确定最佳的联合治疗方案?
王福生 院士
慢性乙型肝炎要实现功能性治愈,需要进行联合治疗,既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抑制病毒复制,同时通过免疫调节治疗或其他治疗抑制表面抗原或病毒cccDNA。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而言,所有的联合治疗方案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第二个是促进对病毒库cccDNA的抑制,第三个是阻断表面抗原的合成。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免疫调节治疗可抑制表面抗原的合成,真正激活人体免疫反应,从而既全方位的抑制病毒复制,又抑制病毒cccDNA和表面抗原的合成。因此,联合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亟需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的药物,为更多的患者实现临床治愈提供新的手段。但目前来看,无论临床上还是在新药研发方面还存在很多挑战,功能性治愈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但目前只有一小部分患者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大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等待更安全有效,且经济上能够负担得起的新药,从而让使更多的患者真正实现功能性治愈。
王福生 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主任医师、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系主任。
长期从事感染病的临床诊治、转化研究工作,圆满完成抗击SARS、援塞抗埃和抗击新冠肺炎等多起重大疫情临床救治。
擅长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和疑难危重肝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并结合临床难题开展研究,开拓了疑难肝病和艾滋病等疾病细胞治疗与研究的新方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专家,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牵头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THE END-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