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其中,无锡市“蓝系列园区更新项目”作为老旧街区改造类优秀案例成功入选。近年来,无锡统筹发展与民生,积极通过对旧城、古镇、生态等方面进行改造升级,推动城市可持续更新发展。
旧城焕新,激活“家门口的幸福”
2024年,无锡市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23个,改造面积570万平方米,改造标准达500元每平方米。
“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舍不得搬走,如今,墙面渗水治好了,环境变美了,休闲健身设施也齐全,各种养老配套逐步完善,这里的‘环境+地段+服务’不输新小区。”家住稻香片区溪南新村的张老伯说,打算在“新家园”养老。
从单个改造到连片焕新,从最初不到100元每平方米的改造标准,到基础类改造400元每平方米、拓展类改造800元每平方米的升级版,从硬件改造到宜居配套整体提升,近年来,无锡市老新村“逆生长”有目共睹,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根据计划,今年,无锡市将对2000年以前建成、确认进行旧改但尚未改造过的老旧小区集中“盘点”,开启“扫尾工程”,计划年内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力争应改尽改,尽早旧貌“清零”,完成住建部“规定动作”。
“最初只是修复漏水、改善小区外观等基础改造,现今‘上天入地’改造管网飞线,增加海绵设施、车位、游园景观,提升消防安全,打造全龄友好完整社区,我市旧改每年都在提标提质。”无锡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无锡市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71个、共计3672万平方米,加装电梯1377部,实现受益群众超38.9万户。
图源:无锡日报
古镇焕新,打造文旅“金名片”
古镇是历史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对此,无锡通过对惠山古镇更新改造,融入现代化元素,推动古镇焕发新生机。该古镇地处惠泉山麓,面积约3.5平方公里,素有“露天历史博物馆”之美誉,是江南文脉千年繁盛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无锡市重要的城市文化地标和文旅名片。
无锡惠山古镇以重点项目为引擎,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巧妙融合现代元素,加速推进重点项目“烧香浜地块建设及招商”“锡惠休闲区整体提升”,以此引领惠山古镇在文商旅融合领域的创新升级。
作为惠山古镇景区核心保护区内的重点配套及核心商业区,这两个项目贯通古镇水系,打造精致的滨水空间,围绕“游园生活的浪漫、诗意、精致、闲趣”核心主张,紧扣青年群体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布局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新兴业态,展示无锡江南水乡风情特色、惠山人杰地灵的深厚文化底蕴。
另外,在全面优化和升级锡惠休闲区景观、业态与基础设施方面,无锡成功打造索道广场“岩石花园”“见杉”等新兴网红景点和特色业态,引入“惠山探险乐园”,为游客带来更加多元的文旅体验。古镇还依托惠山泥人等在地非遗文化,精心打造特色旅游研学线路,成为首批“无锡市儿童友好示范景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业业态焕新方面,古镇不断加大招商力度,营造古今融合的消费氛围。成功引入了茶颜悦色、霸王茶姬、乔尔•卢布松、大隐书局、老舍茶馆等首店网红品牌,以及王源吉、朱顺兴等非遗老字号企业,为古镇注入新活力。
图源:江苏水韵 有你会更美微信公众号
生态焕新,绘就无锡绿色底色
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更新中重要的一环。2024年,无锡市区新增绿地面积达251公顷,新建城市绿道36.2公里,新建公园游园68个,全年完成80多条重点道路总面积超过71万平方米的籽播和宿根花卉应用,高标准完成省政府为民办实事9个“乐享园林”项目建设……
在绿地建设方面,无锡市充分挖掘道路、桥下空间绿化潜力,3年来构建了130余个设计新颖、配套完善的桥下花园和公共活力空间。“去年见缝插绿完成了93处小微绿地和街角绿化建设。今年将更侧重‘质’,尝试打造更多‘小而美’的小微绿地。”市政园林人士介绍,全市各地正以绣花功夫打造高质量的生态绿化景观空间,因地制宜开展小绿地、小花坛、小花境等小微绿地和街角绿化建设。
图源:无锡日报
另外,在花卉种植方面,无锡市先后在蠡湖大道、金城西路等80多条重点道路完成籽播和宿根花卉配植,面积达71万平方米,从春夏至秋季陆续呈现了色彩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效果,实现了城市绿化从“绿色”向“多彩”的蝶变。
“每年最期待的就是5月,锡城道路进入‘花的海洋’,通勤途中朵朵艳丽绽放的月季花实在太美了。”回想起去年在新华路高架上的驾车体验,市民钱先生至今印象深刻。
未来,无锡将进一步加强“全域皆景区”理念,推动园林美学、环境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全领域,一体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和全龄友好型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等建设。
文/潘昱宏
资料来源:无锡日报、无锡城管、无锡发布、无锡惠山发布、江苏水韵 有你会更美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