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关于小米车祸的报道确实增加了很多,隔几天网上就会出现一次,好歹都是一些小车祸。即便车辆损毁严重,但驾驶员都幸免了。这一次这三名女大学生却没有那么幸运全部香消玉殒了。



事发在3月29日,4月1日事情被曝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引起广泛关注。这种大事情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股价,盘中一度跌幅超过5%。当然还是有好消息的。媒体报道3月份su7的交付量超过29000台。



这个数量可不低排名前五,截至目前为止,小米已经连续5个月交付数量都超过2万台。2024年全年交付13.7万辆,2025年冲击目标是完成35万台交付量。

但是目前这场车祸的出现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品牌和口碑,会导致一些观望或者摇摆不定的待选车主放弃挑选计划。

而且目前相关文章的评论区基本上全都是讨伐声音,就连雷军自己的社交账号下面也都是批评,整体形势对小米很不利。



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妥善处理,尽早查出事情的真正原因。这场事故也给所有车主都提了个醒,不要盲目相信智驾系统。现如今的智驾系统并没有做到完完整整的智驾,驾驶车辆还是要以人为主。

车辆虽然搭载了各种先进的智能系统,但本质上还是辅助人进行加速,如果让其主导自己彻底放手,那就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

在小米给出的回应中,这长时间的女车主手就离开过方向盘。她开的是男朋友购买的标准版的su7,车上一个毫米波雷达是十一个摄像头,使用的是后驱220kW单电机,73.6度磷酸铁锂电池。



车辆在10:44:24秒检测出前方障碍物,并提醒车主开始减速,1秒后车主接管车辆,左打方向盘,踩制动板。又1秒后车主右打方向盘,踩制动板。

两个举动说明车主是在紧急避险,但是由于车辆速度当时太快了,110km/h,即便是急刹车,也无法在两三秒内做出反应,最后还是撞上了护栏。2秒后车机系统自动拨打求救电话。



而且这只是一个标准版的车辆,没有激光雷达,车辆的Noa系统车道监测间距90米左右,由于是夜间行驶,而且速度非常快,在一定程度上就给智驾增加了难度。如果多几个激光类的检测距离多个几百米,说不定这场悲剧就能避免。

但是说到底还是不能过于迷信智驾系统,智驾系统就算再智能再强,依靠的也是芯片,有芯片会有算力限制,也就会有缺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