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的疑问,理当有清晰明确的回应,而非开发商用一句“口口相传”就能搪塞过去

据北京日报报道,通州区金地北京壹街区多位业主近日反映,新房交付在即,却发现期待中环境优美的绿地洋房竟成了“坟景房”。“打开窗户,眼皮子底下就是几百座坟。”最近的住宅楼距离墓地仅约30米。业主这才发现,被开发商的一纸“迁坟公告”忽悠了。


↑图据北京日报。

据调查,涉事小区于2021年开工建设,旁边的墓地是大兴庄村的原墓地及周边散坟于2021年1月统一迁过来的。之所以迁坟,目的正是为了配合项目开发建设,把小区范围内的散坟迁出,并在小区外建设这处集中埋葬点。小区南侧的墓地为大兴庄村集中埋葬点,是历史形成的,早于小区开发40多年,且是全村唯一一处集中埋葬点。

可是,多位业主表示,对于小区南侧的墓地并不知情,且购房时销售人员从未提及此事。有业主说,合同上关于墓地的内容就几句话,在很靠后的位置,没有加粗或突出标记,都没注意到就被催着签完了合同。

还有业主说,虽然购房时就已获知小区南侧有一处墓地,但销售人员承诺墓地一定会迁走。甚至为了让业主放心,还出示了迁坟公告。蒙在鼓里的业主并不知道,迁坟公告是此前就发布了的,目前小区旁边的墓地正是迁坟后的结果。

对于此前销售人员承诺入住前迁坟一事,开发商相关负责人辩称公司没有故意误导业主,“口口相传,有人这么说了,销售人员可能就觉得是这么回事儿吧”。

如果在房屋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存在倒果为因、混淆视听的行为,那可能涉嫌损害购房者的知情权,甚至可能涉嫌欺诈。欺诈的故意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故意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其二是故意使相对人依此错误认识作出一定的意思表示。

忌讳墓地是普通人的正常心理,住宅旁有墓地,必然会使居住者产生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痛苦,也违背了购房者对于房屋价值和通常效用的合理预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房屋品质。如果销售人员明知墓地的存在可能降低购房者的购买意愿,却故意隐瞒或者误导购房者,让购房者产生错误判断,进而作出违背本意的购买决定,就可能构成法律上的“欺诈”。

开窗见坟,想必是任何购房者都不愿意面对的事。如此重大的房屋环境信息,购房者若毫不知情或者稀里糊涂,那开发商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未能履行的义务。

目前,村内已无特殊用地可用于集中埋葬点的迁移。开发商称一直在努力推动解决此事,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仍未达成。经与村委会协商,决定在集中埋葬点四周建设高墙,在一定程度上阻隔小区住户视线。

但这一做法治标不治本,业主和村民都不满意。如何能有更加妥善的解决方法?开发商该如何对此事负责?当初卖房时有没有作出虚假承诺?这些疑问,理当有清晰明确的回应,而非开发商用一句“口口相传”就能搪塞过去。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赵清源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