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级工程”里上课是什么体验?

近日

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安全工程”专业的20余名研究生

在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应急专家组成员

清华SIGS安全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王飞副教授的带领下

走进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

——深中通道

把“应急演练设计与推演”课堂

搬到了这条海上“巨龙”的运营管理一线

一门“开眼”课

把“问号”变成“感叹号”


师生参观深中通道 管理中心

3月的伶仃洋海风轻拂

深中通道如巨龙般蜿蜒于碧波之上

在这项承载着“中国智造”的超级工程里

清华SIGS的师生们

正趴在管理中心的

应急调度平台前激烈讨论

这不是普通的施工现场参观

而是一堂把“问号”

变成“感叹号”的阳光课堂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张长亮为师生讲解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口岸跨江通道规划图前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张长亮及

中心安全管理部工程师们

为清华SIGS师生们

解读这座目前世界上

综合建造难度最高的跨海工程

背后蕴藏的“安全密码”

一门“创新”课

从“硬核技术”到“人文温度”


师生参观深中通道西岛

智能巡检机器人

数字孪生平台

智慧应急调度系统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脊梁”

深中通道这条钢铁巨龙

不仅将深圳与中山的车程

从2小时压缩至20分钟

更藏着许多安全运营管理的“黑科技”

在这里, 清华SIGS的师生们感受到

每块数字大屏

不仅在讲述安全工程师们

为了攻坚而创新的一项项“技术”

更在讲述安全工程师们

团结一致、为国奋斗的“温度”


深中通道

一门“高能”课

让“中国智慧”更加鲜活

当师生登上深圳通道的西人工岛

眺望这片“桥-岛-隧-水下互通”集群的奇迹

海天之间

满载集装箱的巨轮

正从气势恢宏的深中大桥下缓缓驶过

这堂特殊的阳光课堂

让抽象的应急演练设计理论

在超级工程的钢筋铁骨中生根发芽

“站在这个凝聚着中国智慧的超级工程里

课本上的安全管理模型突然变得鲜活。”

来自本次阳光课堂的学生感慨


课程合影

阳光课堂邂逅超级工程

抽象理论照进国家现实

深中通道的每一项“硬核创新”

不仅彰显着国家的综合实力

更传递着大国重器背后的梦想与初心

清华SIGS学子

在这项超级工程上留下的的专注身影

也正是他们在成长道路上

最生动的“清”春注脚

AI如何“守护”森林?清华SIGS团队给出自己的方案→

他在黄河之畔与“地球生态癌症”进行“较量”!

清华科学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部

编辑|戴雨静

审核|聂晓梅

排版|杨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