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微文明

文明 / 资讯 / 热点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则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营造孝老爱亲、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尚,仓山区对湖街道特别推出“孝老爱亲”优秀事迹系列展播,深入挖掘他们的故事,展现平凡生活中的家庭美德。希望通过这些真实、感人的事迹,传递温暖与力量,让优良家风在我们的社会中传承、延续,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力量。

今日推送:《张展家庭:三尺讲台育桃李 半世孝心护期颐》。

一起来看看这个家庭

的感人事迹吧!

张展家庭

三尺讲台育桃李 半世孝心护期颐

清晨的宝树园小区,一缕《献给爱丽丝》的钢琴声从顶楼流淌而出。105岁的许维纯老人端坐在钢琴前,布满皱纹的双手在黑白键上轻盈起舞,身旁的曾孙踮着脚尖为太奶奶翻琴谱。这样温柔动听的晨曲,已在张展家窗下回荡了几十个春秋。


作为退休教师的张展,自岳父离世后便与妻子陈联晗共同担起照料岳母的重任。两位定居外地的舅兄时常为此感到愧疚,张展却总说:“维纯妈妈把四个子女培养成才,现在正是我们反哺的时候。”他将教师特有的细腻严谨融入日常照护细节:老人每日清晨必喝的枇杷蜜水,永远保持在55℃;房间里《侍亲笔记》记录着血压波动与用药提醒;钢琴盖内侧贴着泛黄的音阶图,这是老人当年教音乐课使用的。


在这个书香浸润的家庭里,孝道传承如细雨润物。每逢周末,分散在各地的儿孙们都会拨通视频电话,听张展老师讲述“维纯妈妈趣事……”。老人还有本最珍贵的“宝藏”相册,是张展点滴积累整理的《期颐岁月》相册,照片旁配着工整的钢笔字:四代同游三坊七巷、江滨公园……他们的家庭故事于2021年10月18日在福州日报登载。


最让邻里感动的是2021年夏天,许维纯老人不慎摔伤。彼时已67岁的张展与妻子每天五更起床,为老人擦身换药、按摩复健。三个月衣不解带的守候,让医师都感慨:“这种精细护理,专业护工都未必能做到。”妻子陈联晗红着眼眶说道:“丈夫总说,讲台上教学生孝敬父母,自己怎能不身体力行。”


这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用三十余载春秋的坚守,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孝老爱亲之歌。如今105岁的许维纯老人耳聪目明,逢人便说:“我这辈子修来的福气,就是有个教师女婿。”而张展总摆摆手:“侍奉长辈是本分,我们只是把‘老吾老’三个字,一笔一画写进了生活。”

春去秋来三十余载,青丝已成白发。张展家庭用半世光阴诠释了“孝”字的真谛,让“你养我小,我护你老”的中华美德,在宝树园里生根开花。这份跨越血缘的守护,恰似永不褪色的晚晴,温暖着整个社区的天空。

他们是孝老爱亲的标杆

以拳拳赤子之心关爱家人

用坚实的臂膀为家庭撑起一片晴空

成为温暖人心的力量源泉

为他们点赞!


稿件来源:仓山区对湖街道 综合编辑:仓山微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