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近期,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智‘岭’南粤”实践团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前往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广东壮瑶传统风貌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壮瑶非遗文化技艺与人文情怀体验与传播,通过创新形式与新媒体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助力当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
1
跨越时空:与非遗技艺的浪漫邂逅
非遗传承人冀麒宇在向实践团成员讲解
在锦绣非遗馆,非遗传承领学人冀麒宇为实践团成员们介绍壮族服饰,现场抛出一个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壮族喜庆场合偏爱黑色呢?”“‘喜鹊衣’又有什么美化的寓意?”让实践团成员们与非遗技艺浪漫邂逅。
2
直播探秘:解锁非遗文化的奇妙密码
在广东壮瑶传统风貌园里,一场以“网络助力民族发展,科技赋能非遗文化”为主题的网络直播精彩纷呈。实践团成员们精心筹备,营造出浓厚的壮瑶文化氛围。主播们身着壮瑶服饰,向大家展示壮瑶文化的独特魅力。从黑色喜庆的壮族服饰、传统染色工艺、百褶裙的折叠缝合技艺到瑶族服饰的母系社会遗风、迁徙历史影响,深入浅出地解读服饰背后的文化密码,直播获得广泛关注,点赞数超过99%的同级别主播,点赞次数高达8万次,让观众直观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左右滑动看:直播过程、准备、合影
3
非遗匠人面对面:聆听指尖上的故事
在壮瑶传统风貌园,实践团采访了从事壮锦织造具有40多年经验手艺人覃阿姨。她详细地介绍了壮锦的制作过程,从图案设计到线的选取,再到实际的织造,展示多种有着美好寓意的图案,如万季杂菊、万寿花、蟒龙纹等,常织于包包、服饰等物品之上。覃阿姨深情讲述,让实践团对壮锦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传统手工艺人的坚守与热爱。
4
沉浸非遗:一场文化综艺秀
在壮瑶大地,开启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综艺之旅。节目组巧妙设计了闯关寻线索环节,精心布置关卡,让成员们在活动中寻找壮瑶非遗文化的秘密。从传统的壮瑶歌舞表演到古老的技艺展示,他们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在活动中感受壮瑶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5
青春活力和创意火花注入新的生命力
在壮瑶文化传承之路上,大学生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精神,掀起了“爆改”风潮。他们以“大学生爆改”等新奇视角为切入点,用青春活力和创意火花为古老的壮瑶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成功吸引众多年轻人的目光。
— 深圳大学“智岭南粤”实践团 —
6
走近千年壮锦:文化瑰宝的别样叙事
壮锦,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壮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色彩艳丽、图案饱满和谐、寓意吉祥而闻名遐迩。壮锦的制作工艺精湛,蕴含着壮族人民的智慧和匠心。从传统染色到织锦,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对美的追求和对文化的传承。其图案往往寓意深刻,如“富贵不断”、“一举高中”等,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壮锦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纺织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见证了壮族人民的生活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如今,壮锦文化依然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7
“锦”上添花:非遗形象的当代重构
在锦绣非遗馆前有一对身着传统壮族服饰的青年男女。男子身着黑色为主调的上衣,色泽深邃而富有光泽,衣摆及袖口处精美的刺绣图案若隐若现。下身配以黑色长裤,裤脚处亦有细致的绣纹,与上衣相呼应,整体造型简洁大方,尽显庄重与古朴。女子则身着黑色的喜鹊衣,灵动而优雅。下身着黑色百褶裙,行走间如山峦起伏,与上衣完美融合,展现出壮族女性的柔美与坚韧。
团队根据馆藏设计的电子人物
锦绣非遗馆
2025
8
“火”力全开:篝火晚会与民族风情
实践团与当地民众精心筹备了篝火晚会,以壮瑶传统文化为灵感,共同编排歌舞节目,将壮瑶古韵融入每一个动作与音符之中。伴随着欢快的节奏,人们手拉手围成圆圈,踏着轻快的步伐,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感受着壮瑶文化的深厚底蕴。
来 源|连山共青团
编 辑|展 麟
点击下方蓝字,了解更多县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