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化迟这个名字,在许多文人字画的爱好者中,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他为我国艺术文化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是有名的收藏家,鉴定家。
许化迟
许化迟的父亲许麟庐,便是齐白石的徒弟。
许麟庐是齐白石的关门弟子。更是他十分器重的一位弟子,深得齐白石真传,“麟庐”二字也是齐白石先生为他起的。
许麟庐花鸟画
许化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有勇气豪掷20万,买下9000张名师画作。
20万在当时可谓是天文数字,一度被骂成纨绔子弟,现在的他怎么样了呢?
一、第一代收藏家许麟庐
许麟庐对齐白石先生一直心存敬仰,多方转折才见到齐白石先生,那时齐白石已经83岁高龄,已宣称不再收徒。
但两人一见面,齐白石先生竟然破例收他为关门弟子,且为其改名“麟庐”。
许麟庐深得齐白石先生的真传,自身的绘画天赋加上师傅的教导,绘画水平竟能达到与老师齐白石不相上下,因此许麟庐也被大家称为“东城齐白石”。
齐白石、许麟庐、李若禅
许麟庐家中原本是从商的,他却不喜爱商业,也没什么天赋,听从父亲安排的他开了一家面粉工厂。
但是短短一年时间,实在是无心经营,便倒闭了。
他开始接触笔墨画作后,是朋友也是师兄的李若禅建议他可以开一间画店,这个提议他很快采纳。
许麟庐不顾父亲的反对,执意开了一间和平画店,自此打开了收藏界的大门。
齐白石老先生还为画店题写和平画店的匾额,更是不吝啬的将许多自己的墨宝交于许麟庐来保管,用于画店展览。
许麟庐可以说是第一代的收藏家了,自画店开办以后,文人墨客齐聚一堂,更是有许多外地的学者纷至沓来。
齐白石题字
身为齐白石弟子的他,有幸结识许多的墨画爱好者,也有非常多当时名声并不显赫,后来却为世人称赞的画家,这其中便有张大千、李可染等人。
在上个世纪70年代物资匮乏的时候,很多人连个人温饱都无法解决,更不必说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
所以在那个时候,文人字画市场十分低迷,就算是齐白石等大师的作品,也几乎无人购买,这时候的和平画店便成为了大家文化交流的枢纽。
许多的才艺大师都慕名而来,相聚一堂,不仅是为了观赏作品,更是在这里能与共同爱好者相互探讨,一时间和平画店竟成为了艺术家的殿堂。
许麟庐说是收购画作,其实更多的是接济这些艺术大师,只要是真迹他都收,还高出市场价格不少,这让他的美名很快就传开了。
许麟庐画作
195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许麟庐便将师傅齐白石的作品,包括其他画家的一些珍贵作品无偿献给了国家,随后关闭了和平画店,担任了荣宝斋的第一任经理。
而他献出的这些画作,现在大部分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许多画作还被标注上了“麟庐收藏”的印章,以示对他无私奉献的认可以及赞扬。
耳濡目染极有艺术天赋
许化迟出生之后,齐白石老先生还专门来看过,母亲曾告诉他,齐白石先生风尘仆仆来到家里,专门为了看他这位徒弟的幼子,还给了许化迟10块钱。
那个时候的十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齐白石先生说:“收老人的钱,可以长命百岁,图个好意头”,非要母亲收下。
许化迟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备受渲染,小小年纪便体现出了令人称赞的才艺。
常常见到各位大艺术家,听他们谈论学术,19岁更是拜大家胡爽庵为师。
天赋加上后天有恩师教导,许化迟进步神速,对书画非常有自己的见地。
左一许麟庐、左二胡爽庵、右一许化迟
偶然一日,许化迟在街上看到了齐白石大师的作品,当即使用100元,买了这张齐白石的画作,拿回去给父亲看。
父亲十分欣喜,看后称之为真迹,虽说是师傅真迹,但听到是用100元买回来的,虽然十分欣喜,但却觉得不值。
因为在那个年代,虽然是真迹,价格也是卖不到这么高的,一般在当时画作就算是名师所作,也只是在五元一张左右。
许化迟花高价购买只是不想看到,如此好的画作被埋没。
那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虽然喜爱作画更喜爱收藏,慢慢的,许化迟便开始了他的收藏生涯。
张大千花鸟欣赏图
许化迟不仅喜爱收藏字画,对于古早的一些家具也十分喜爱,他在收藏界也慢慢变得小有名气。
有一次有一个香港朋友托他,希望能帮他搞到一些艺术家的字画。
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在大陆只能卖到几块一幅的字话,在香港却能卖到几百块甚至几千块钱一副,价格高昂,却依旧是供不应求。
这个现象对许化迟来说,可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1983年许化迟豪掷20万走上收藏之路
许化迟在一次陪同接待贵宾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看到了许多画作,整齐的排列在外宾接待部大厅内。
不由得十分感慨,许多字画还是价格极低,无法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旁边的工作人员一听此话就知道他是对于书画有爱好的。
齐白石老莲堂
工作人员跟他说历史博物馆中有许多画作都正在出售。
因为当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代,外宾部也只能把这些画作挂出售卖。
一来维持博物馆的运营支持文化建设,二来也可以宣扬中华文化,由于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举动,所以没有大肆宣扬。
许多来参观的外国游客,就算是买了画作也并不太懂得欣赏,只是想作为留念。
所以博物馆从售卖至今并没有卖出太多画作。许化迟一听心中大喜,其心中便有想法要买下这些画作。
齐白石画作
工作人员介绍,馆内共有9000多副画作。
这样庞大的数量,许化迟不得不整日泡在博物馆中,认认真真的观赏观察每一幅画作。
经他观察画作几乎皆为真迹,立马向博物馆表示要将这些画作全都买下来。
博物馆的负责人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震惊。
经理当即亲自接待,跟他说数量多买下恐怕是一笔巨款。
许化迟便表示自己是看不得这些珍贵画作流落国外,想要自己收藏保存。
博物馆工作人员经过计算后告诉他这些画作,总体售价在20万。
张大千泼墨荷花
1983年的20万可谓是一笔巨款,80年代的北京,位居四环的四合院不过才五万左右。
许化迟虽心中欢喜,可以收藏如此多的字画,但这笔钱也十分让他头疼。
他祖父从商,虽然日子过得还算舒适,但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还是让他犯了难。
他回去向父亲说了此事,父亲虽然也是字画爱好者,20万的巨款,还是让父亲望而却步。
劝阻让他不要购买如此多的字画,喜欢可以从中收藏几幅,奈何他心意已决,当即交付了两万元的定金给博物馆。
齐白石画作
剩余的钱款他不得不变卖房产,向朋友借款。
朋友们也都十分的不理解,劝说他不必花费这么多的金钱购买,虽然珍爱但不必为此赔上所有身家。
但他执意要做,朋友们也只好不再说什么,费尽辛苦最终凑足了20万,从博物馆买下了9000幅画作。
事实证明许化迟是非常有眼光的,他收藏的这9000幅字画中不乏大师之作。
其中很多著名画家齐白石,张大千、吴作人、李可染等人的作品,放到如今已是价值不菲,任何一幅作品都可谓珍宝。
但当时花20万巨款买一下这些字画的时候,他心中并不是考虑到这些字画会为他带来多少的利益。
而纯粹是因为心中对于字画的热爱,不忍心看见这么多好的作品埋没,流落海外,他希望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优秀的作品。
张大千 仿石涛山水
购买这些字画之后,便视若珍宝。
有许多同为字画爱好者的朋友慕名前来观赏,他的住所俨然成了一个文化宝地。
各地的学者才人共居于此,谈论对于字画的见解,欣赏着前人留下的文化瑰宝。
许化迟购买的这9000幅画作,也尽到了保护这些作品的责任。
对每一幅画作都十分上心,保存妥当。
就是他这一举动,为我国的文化收藏做出了十分大的贡献,让我们能有幸在今日还能看到,前人的心血。
在19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还有许多人吃不饱饭,填不饱肚子。
那时候的万元户就已经是非常富裕的了。
许化迟竟然有勇气拿出20万来购买字画,当时父亲的劝阻,朋友的不理解,都是十分正常的。
2011年的时候,齐白石的画作《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被拍卖出了4点多亿的天价。
那时候大家开始佩服许化迟的收藏眼光,可对于他个人来说,那个时候并没有考虑利益,而完全是对于收藏的热爱。
齐白石 松柏高立图
从他的9000幅画作中拿出来拍卖的仅为少数,而且也是十分热爱真正热爱文字瑰宝的人所得,但无一例外,每一幅作品都是高价。
很多作品他不愿意拿出来拍卖,因为他觉得这些作品不应该打上标签,打上价格,他眼中这些都是无上至宝,是该归属于国家的文化收藏。
许化迟收藏的众多作品中,吴冠中老先生的作品,他最爱《白佛》。
这幅画是吴冠中老先生游历泰国时候性起所作,后来被新加坡的一位收藏家买下。
2003年的时候许化迟在拍卖现场,偶然还遇到了这幅画,十分喜欢便花高价拍下来。
左吴冠中、右许化迟
他买下了之后十分欣喜,便专程把这幅画拿给了吴冠中老先生看。
吴冠中老先生当即表示这幅画是他的心爱之作,多年后年后再次看到这幅画,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许化迟对于作品的喜爱度,以及他在业界的名声,让吴冠中老先生十分放心。
吴老先生更是直言:“我这一生只画了一张白佛在你手里,我就放心了”。
2018年,刘炳森97年创作的书法对联在天津拍卖。
这副对联以207万的价格被收藏家拍下。一个让人惊讶的超高拍卖价格,这也显现出的刘炳森作品的其他商业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回想当初在历史博物馆中购买的9000幅画中,有一捆正式刘炳森的作品。
一捆书法作品,总共50张。最终只花了100多块便全部打包买走了,算下来一个字,不过才两三块钱。
刘炳森字画
短短几十年一个人的字画作品,竟能有如此大的价值提升。
许化迟也十分感慨,从没见过哪支股票能够涨幅高到万倍,但字画的价值却不止万倍,依旧以极快的趋势不断上涨中。
许化迟收藏的9000幅画作中,不敢说每一副都可以拍出上亿的价格,但每副都是真迹。
再加上时间久远,相必每一幅画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他如今身价少说也有百亿了。
但许化迟对于字画的理解十分高洁,认为许多先人的优秀的作品不该属于任何人,是该归属于国家的。
李可染字画
很多人看到许化迟如今的身价非常眼红,但放在当时,又有谁能像许化迟一样有魄力,豪掷20万买下这么多的画作呢?
在那个时候的20万,别说是20万,万元户都十分少见。
在那样一个时代有能力,有魄力,拿出这么多的钱。就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
许化迟是一个非常有收藏眼光的人,他明白这些作品总有一天会体现出他应有的价值,而不是五元一张被埋没在市场。
他从小优渥的家庭环境,耳濡目染的艺术熏陶,才形成了他对于艺术品的珍惜和惋惜之情。
左黄永玉、右许化迟
重建和平艺苑,延续文化传承
无论如何,许化迟当年的举动,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这些字画,多年后显现出极高收藏价值。
这些艺术作品,也为后来人提供了学习与观赏的价值。
值得赞扬的是,2001年的时候,许化迟重新开设画店,起名建立了和平艺苑。
张大千画作
和平艺苑承继了他父亲和平画店的风格,每一个角落都挂满了收藏品。
每件作品都是许化迟与父亲许麟庐用心保存的,将自己的所有藏品免费供人欣赏,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和平画苑也成为了父亲与老友们的交流场地,各发见解互诉才情,品茶交友。
十九世纪50年代齐白石的画作,5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平,而到了2011年齐白石的画作,一幅画却拍出了4亿多元的高价。
这两个数据是惊人的。让人不得不感叹艺术品的价值是无限的。
许化迟是对于这个现象是十分高兴的,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个现象说明中国的字画正在引起世人的重视。
他与父亲费心收藏,尽力保存这些画作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画展
许化迟眼中看来这艺术品的价值,早晚会被世人所认知,所接受。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从保障生活,已经到了追求精神世界的时代。
这意味着国家在发展,在不断进步,国家的文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有人说许化迟是一个商人,他在80年代的时候花费高额收购了这9000多幅画作。
可彼时在大家眼中,他不过一个纨绔子弟,挥霍家产,但现在看来这些画作足以让他身价百亿。
所以就算说他是商人,他也一定是一个有眼光,有谋略,有才情的成功商人。
如今在收藏界,人人都以拥有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等名师画作为荣。
但许化迟拥有数以千计的画作,却拒绝出售。
说明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
家中时代从商,以至于他拥有商人的见识、魄力,但他更受父亲以及恩师才情教导,对字画也是心中发自内心的热爱。
许化迟介绍画作
许化迟是商人但却不仅仅是商人,他更是一名令人钦佩的收藏家。
但他自己不想给自己冠以太多的名号,更喜欢称自己为艺术爱好者。
只是不忍心看到喜爱的作品流浪破败,更不忍心看有情怀的艺术家饥寒交迫,才愿意为了艺术一掷千金。
许化迟
许化迟说是艺术家,也是商人,更侧重于哪一种身份,谁也说不清楚。
但在外人看来,他既拥有了家财万贯,也声名大噪,过上了人人羡慕的生活,这就够了。
如今的社会逐渐变成了名利场,人人都想飞黄腾达,但并不是谁都有机遇的。
所谓时势造英雄,许化迟在人人自危饥寒交迫的年代,就有勇气豪掷千金,如今的我们更应该放手去做,放手去拼搏,为自己赢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