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了有热水、累了能歇脚、热了能纳凉、冷了能取暖……林西县一个个“暖心驿站”为平日里忙碌奔波的快递员、外卖员、代驾员、环卫工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打造有温度、有温情的“户外之家”。
“这个驿站对我们环卫工人来说真是太暖心了,夏天热了能歇荫凉,冬天冷了能暖身,像我们干活累了就在这里歇歇脚、喝喝茶、看看报纸,缓解一下疲惫的心情。这里还有血压计、针线盒、应急用的医疗包啥的,样样齐全,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温馨又舒适。”清晨扫完大街,在林西县城北街道鸿泰社区“暖心驿站”里歇脚的环卫工人李淑会欣喜的心情溢于言表。
林西县城北街道结合辖区面积大、人流密集、户外一线工作者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较多的特点,探索推行“党建引领+服务凝聚”模式,优化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活动室、楼宇一角等相关资源,依托“一心多点”10分钟便民服务圈,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暖心驿站7处,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新业态以及户外一线工作者提供暖心服务,切实解决了服务新业态等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社区暖心驿站设置了休闲阅读区、休息区、便民服务区、活动室等功能区,配备了饮水机、充电器、雨伞、血压计、医药箱、维修工具等便民服务设施,免费为新就业群体、户外劳动者和居民提供歇脚、学习、应急等服务。每个站点安排一名工作人员负责管理,确保服务站点干净整洁舒适,让户外劳动者在这里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城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华表示。
“我喜欢运动,白天送快递没有时间,晚上下了班就来社区的暖心驿站里锻炼身体,只要刷身份证随时都可以进来,这里有各种健身器材,还能看书、看电影、打乒乓球、做瑜珈,社区为我们户外工作人员提供这么好的空间,太幸福了,以后会努力工作,让生活越来越美好。”在金海社区24小时共享“暖心驿站”里体验着方便舒适的环境,快递员李文娟乐滋滋地说道。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24小时同城共享”空间,城北街道打造24小时共享“暖心驿站”,以为民服务、精准服务为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打破时间壁垒,实现了“一点多用”,有效解决“驿站不关门、服务不打烊”问题。有需求的居民可以24小时内随时通过刷身份证、刷脸进行验证,到棋牌室、自习室、读书室、书画室、红色影院、温馨家园“六享”功能室享受饮水休息、阅读充电等服务,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不同时间段个性化需求,真正实现了“驿站阵地在,暖心服务不打烊”的目标,切实让户外一线工作者、新就业群体感受到社区服务细微的暖心之处。
为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互动交流,不断扩大社交圈、朋友圈,城北街道结合每年的“七夕”等节日,联合团县委、妇联、工会等部门开展“青春有约·缘定松漠”“寻迹心动·遇见美好”等联谊活动,为辖区新业态新青年群体搭建交友平台。
城北街道还积极整合内生资源,联合党员、共建单位、居民志愿者、户外一线工作者等资源,以“党建+志愿服务”的模式,依托“暖心驿站”,建立暖心服务小分队7支,常态化开展“暖心祝寿”“暖心义剪”“暖心环保”等系列暖心服务活动50余次,累计服务环卫工人、外卖小哥、代驾等200余人。
同时,城北街道充分利用户外一线工作者、新就业群体的广泛性和走街串巷的探头作用,对发现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居民破坏性行动等信息及时上报,与社区、街道联动解决。目前,已解决安全隐患类、环境治理类等问题30余件,切实推动新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
下一步,林西县将持续优化站点布局、提升服务效能、加大推广力度,进一步打造更多设施完善、服务优化的“暖心驿站”,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暖心驿站”架起真情与关爱的桥梁,温暖新就业群体,传递城市文明与温度,为更多的户外一线工作者、新就业群体构筑更加温馨的家园。(何桂茹)
来源:赤峰市林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