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

打造遇事找说法的去处、遇事仅跑一地的窗口、遇事就地解决的终站——天津市十六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下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群众进综治中心“一扇门”,便能让各类矛盾纠纷找到“出口”,让办事维权“找得到、问得清、看得懂”。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得到解决,一张张笑脸交织成热气腾腾的生活交响,这正是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有力回响。

整合资源破难题

“这个事儿终于解决了,我也能安心上班了。”西青区杨柳青镇一社区居民张先生说。

今年春节期间,张先生停在小区里的车被外来车辆剐蹭。外来车辆是新车,还没来得及上保险,而张先生的车维修费预估为近万元。“关于责任认定和赔偿数额,我们双方掰扯了很久,一直没有达成一致。”张先生直言,因为这件事,这个年过得很是闹心。

胶着之际,街道人员带着双方车主和小区物业一起,来到西青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受理后,立即联系区住建委并派出律师联合调解,从事故责任认定、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为三方做分析。很快,当天各方签署了和解协议,张先生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物业对于小区车辆具有管理责任,存在一些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因素。”当天参与调解的西青区住建委工作人员冯紫阳说,“我们也会以今天这个案例作为一个借鉴,督促物业在车辆管理、车辆停放方面加强管理与服务。”

西青区综治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精准设置功能、优化整合职能、统筹社会资源,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在初萌、化解在源头。


西青区综治中心接待处。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我们已建成2100多平方米的群众接待中心,构建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多元化解工作体系。”西青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韩再禹介绍,在统筹社会资源方面,西青区综治中心还发动楼门栋长、小巷管家、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吸收294名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组建21支西青义警队伍,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等工作。

延伸功能夯根基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

在南开区嘉陵道街泊江里社区,这句朴实的话语不仅是社区治理的核心准则,更蕴含着社区治理的大智慧。社区精心打造的“泊采万家协商议事会”和“老街坊话事屋”,成为居民们解决问题、增进感情的重要场所。


泊江里社区“老街坊话事屋”。受访者供图

郭阿姨是泊江里社区一位失独老人,平时爱收集废品,堆在楼道里,既污染环境又有安全隐患。楼里居民自然不高兴,双方矛盾眼看着一天比一天激烈。

事情总要解决。社区通过“泊采万家协商议事会”,召集社区党委成员、居民代表、社区民警、综合执法人员一起商议。

最后,社区民警和综合执法人员联合执法,解决了楼道堆物问题;“老街坊”志愿者劝解居民关照弱势群体;社区党委和网格员对郭阿姨开展了长达一年的“陪伴式关爱”,关心她生活的点点滴滴……慢慢地,郭阿姨从拒绝到主动融入社区,到后来把社区工作人员当成家人。这一过程,不仅解决了矛盾和隐患,更温暖了郭阿姨的心,让她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泊江里社区的基层治理模式为南开区推动综治中心向社区延伸功能写下了生动注脚。

网格员日常巡查走访,排查发现矛盾纠纷,一级研判“警网”一体解决;对突出矛盾纠纷、重复110警情等网格内无法解决问题,上报街道综治中心启动二级研判三所联动解决;对“三所”无法解决的难题,启动三级研判“吹哨”调度相关部门解决。通过三级研判与综治中心有效联动,南开区综治中心打通化解矛盾纠纷、筑牢安全防线的最后一公里。

专业力量搭平台

在红桥区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上,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于信访接待室与调解现场之间,用专业素养化解矛盾纠纷,用真诚服务温暖群众心田。

这位巧解“千家结”的“贴心人”,就是红桥区综治中心专职人民调解员李国强,一名在调解战线上坚守七年的“老兵”。2025年2月,李国强受红桥区司法局指派,派驻红桥区综治中心,积极开展信访事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落实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最多跑一地、只进一扇门”工作机制。截至目前,李国强已化解信访纠纷11件18人次,不断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

近来,红桥区综治中心发挥政法专业力量多元解纷,越来越多的“李国强”涌现在调解一线。

红桥区法院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化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协调联动,新引入4家调解机构,建设非诉解纷工作室,诉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902件;红桥区检察院综合运用刑事和解、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手段化解矛盾,已审结故意伤害案件和解率78.57%;公安局红桥分局充分发挥“三所联动、三室联建”制度优势作用,矛盾纠纷化解率为97.13%;红桥区司法局加大对各类调解组织信息的宣传力度,聘用专兼职人民调解员410名,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069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97件。


红桥区综治中心摆放着群众常用的法律文书。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我们采用政法各单位常驻、行政单位轮驻的工作模式,在全区搭建矛盾纠纷统筹化解工作平台。截至目前,区综治中心共设立11个窗口,政法各单位、区信访办、区人社局、区住建委、区妇联等单位均已入驻。”天津市红桥区委政法委综治督导科科长陈萌介绍。

进“一扇门”解“千千结”,天津市各区综治中心不仅是法治理念的践行地,更是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终点站”。“下一步,我们将通过设置‘一站式’综合受理窗口、建设全市综治中心大数据平台,全程跟踪、实时督办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同时充分发挥调解的重要作用,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天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强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