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新将整个中国大地变成了他的工作室。从新疆的古城与戈壁到婺源村落的静谧,孙立新用画笔丈量着这片土地的每一处皱褶。他的写生不是简单的风景复制,而是一场持续的艺术解域化实践——通过身体的移动和画笔的游走,打破地理与文化的边界,重构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这些写生作品证实着,孙立新的写生不是单一风格的重复,而是根据表现对象不断调整艺术语言的动态过程。
在当代艺术越来越依赖观念、越来越脱离手工技艺的今天,孙立新坚持直面自然、现场创作的方式。他的写生作品常常保留着现场的“未完成感”——可能是远处山体的大笔触概括,也可能是前景草木的速写式处理,这些恰恰成为作品真实性的印记。这种创作态度挑战了传统写生与完成作品的二元对立,使写生本身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达。从艺术史维度看,孙立新的写生实践延续并革新了由印象派开启的户外创作传统。如果说莫奈、毕沙罗等人通过写生捕捉的是光线瞬息的变化,那么孙立新追寻的则是地理与人文精神的深层共鸣。他的写生不是简单的“取景”,而是通过身体在场的方式,实现画家与景观的能量交换。这种具身化的艺术体验,是摄影或室内创作永远无法替代的。
孙立新的写生之旅还在继续,他的画箱里装着整个中国的色彩。这位画家用足迹和画笔告诉我们,艺术的真谛或许不在某个终点,而正是在这永不停歇的“路上”。当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数字虚拟中寻找灵感时,孙立新提醒我们,真实世界的芬芳,仍然在旷野的风中,在泥土的气息里,在那些需要画家亲自抵达、亲眼目睹、亲手描绘的地方。
油画写生作品欣赏
洒满阳光的家园之一 120X80 2024年
洒满阳光的家园之二 120X80 2024年
温暖的海 60X50 2024年
醉秋 60X50 2024年
夕照 60X50 2024年
日出东方 60X50 2024年
云雾中三峡夔门 120X80 2024年
远眺白帝城 120X80 2024年
阵阵秋风 120X80 2024年
深秋 120X80 2024年
和田约特干古城 120X80 2024年
喀什高台民居120X80 2024年
喀什古城的小巷 100X80 2024年
和田策勒县远眺昆仑山 120X80 2024年
寂静的和田约特干古城 120X80 2024年
夕阳映照着高台古城 120X80 2024年
从城墙上看遥桥峪 80X65 2025年
有这样一个小院 80X65 2024年
走近遥桥峪 80X65 2024年
宁静的太行山村 80X65 2024年
金秋 80X60 2024年
沙溪古镇 80X60 2020年
桃花盛开 120X80 2023年
生命的韵律 60X50 2023年
古渡口 150X80 2023年
初春 80X60 2023年
婺源古村 80X60 2024年
巩义古村80X60 2024年
春风 60X50 2024年
暖阳 60X50 2024年
(来源:承凤艺术馆)
画家简介
孙立新,1955年生,辽宁丹东人,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课程班。曾任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四届油画艺委会委员。现为军事博物馆一级美术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特聘艺术家,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展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