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潘心洁 记者 高达)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遴选了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编制《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十全街片区综合更新提升项目入选案例。2024年起,姑苏区十全街启动共生型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计划,通过步行改善、文化赋能的空间改造,践行共同缔造、长效治理的工作路径,打造以人为本的古城保护更新街区。目前已成为苏州Citywalk热门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


作为苏州古城核心区具有百年商脉的历史名街,十全街承载着吴地市井文化基因,为破解近年来“人车争路、商居混行”的困局,十全街开展了系统性小微更新计划。熟悉十全街的市民惊喜地发现原本阻碍交通的石球、废弃电话亭等障碍物都被移除了,路口乱糟糟的路牌电线杆也都不见了踪影,狭窄的人行道也更宽敞了。往周边转悠,星星点点分布着7个停车小院,电瓶车停放矛盾逐步化解。街区还启用了国内首座带充电功能的垂直循环式电瓶车立体停车库,实现了接电充电全自动化,骑车、停车“小烦恼”一体解决。


晚上10点走上十全街,人气依然很旺。通过持续探索“文化+商业+科技”的新业态融合模式,十全街以空间重构与场景营造实现了业态升级。改造后的十全街周末客流峰值较改造前激增3倍,日均人流量突破5万人次。客流量均值提升30%,营业额同步增长,其中特色餐饮、文创零售、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增幅超过50%。


值得一提的是,十全街年轻化的橱窗文化不仅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户加入到自发改造的行列中来,现在,49间门面齐刷刷搞起“橱窗变装秀”,入夜后霓虹灯牌次第亮起,有的店招像浮在空中的诗词,有的橱窗像打翻的调色盘,整条街成了会流动的风景线。


为了不影响周边市民的正常休息,十全街片区综合更新坚持“无感施工”,白天给工地套上定制全封闭切割棚搭配水雾降尘系统,到了晚上趁着人少车稀,采用轻干预、少扰动的方式拆灯杆、换井盖、画标线,把施工影响降到最小。漫步在改造后的十全街,会发现更新对台阶沉降和冷凝水滴落点都进行了分类改造,每隔几十米就留出“商户专属通道”,方便居民出入、商户往来。店主们还可以通过十全街商圈联盟沟通群实现需求实时对接,让城市更新与民生保障无缝衔接。

(苏州姑苏区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