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7年宣布了一项临床数据结论,切除包皮可以降低60%以上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这一数据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在非洲数万人的长期研究得出,因此这一重大发现也成为2007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在医学界,包皮环切被称为是预防艾滋病的“外科疫苗”。因为包皮环切可以破坏包皮上艾滋病毒生长感染的环境,也能大大减少女性感染生殖器疾病的可能。



从健康和关爱对方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希望包皮环切能够让更多的人接受。

做包皮环切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卫生】反复炎症,还会导致配偶反复妇科感染,引起阴茎癌、配偶宫颈癌等。老年后护理不便,更易有异味。

【“性”福】龟头长期被包裹,成年后敏感性容易受影响,早泄风险增加。

【性病】包皮过长导致局部潮湿、反复炎症,HPV、HIV等病毒细菌容易滋生、传播;包皮内板过长,其上有艾滋病病毒的攻击靶细胞,同时,内板特别脆弱,性生活时容易破损,感染艾滋病病毒。



为什么包皮环切可以减少HIV的感染

应当明确,包皮环切不能完全避免HIV感染,但是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包皮环切去除过多的内板,不仅能避免局部的潮湿环境滋生病菌,也能减少损伤,完整的皮肤可将HIV拒之门外,但破损后极易感染HIV另外包皮内板上的HIV病毒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也能通过手术大部切除

问:很多人都会争议,包皮环切到底是不是需要做?

答:如果单纯从卫生的角度来说,能翻开清洗包皮后不一定要做手术。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性病、“性”福带来的思考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多,这是我们现在推广包皮环切重点解决的问题。

文字|泌尿外科 莫志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