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生于农历1928年四月初八,老家的传统说这一天是牛过生日,因此他的小名叫牛仔。爷爷于农历2009年离世,当时我已参加工作,得知讣告后,第一时间赶回老家送别。爷爷的离去让我十分痛心,很长时间都难以释怀。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爷爷给予了许多让我终生受益的家教。如今,爷爷离开已近16年,我也能痛定思痛,愿意把他的好家教写下来。
(一)重视读书
爷爷在新中国成立后,受益于人民政府开展的扫盲运动,上过夜校。后来,党组织觉得他有些文化,便培养他当大队干部。也许是因为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他对子女的教育格外重视。在当时农村十分贫困的情况下,不少人家的孩子一天学都没上过,可爷爷的7个子女个个都上过学堂,其中两个还高中毕业。
我父亲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又是长子,爷爷对他的教育尤为看重。听爷爷说,父亲读完高小后,未能顺利升入初中,他便四处托人帮忙,想尽办法把父亲送到邻近乡的一所中学读书。大概是因为当时初中教育还未普及,在父亲后来当小学民办教师、参军入伍、参与公社工作、招工去煤矿当工人以及当村干部的经历中,这点初中知识都让他具备了一定优势。
小叔叔、小姑姑高中毕业时,恰逢改革开放刚恢复高考,但他们都没能考上大学。同村隔壁湾有个彭姓老头,他的两个孙子接连考上大学,老头很是自豪得意,逢人便说:“谁家盖新房子,我不眼热,我在南京当国民党排长时,就住过高楼大厦;要是谁家子弟考上大学,有出息,那我才羡慕!”爷爷或许是受到彭老头这番话的刺激,把这些话传给我们孙辈听,鞭策我们要立志发愤读书。他说:“我就不信,我们家的人,就全都是泥团子,一个都读不出书!”
在孙一辈中,我从小读书成绩比较突出。爷爷十分高兴,每年给压岁钱的时候,他总会说:“期末成绩考得好的,要奖励;考得不好的,要关牛栏。”爷爷的压岁钱激励,成为我读书越来越有劲头的重要动力。爷爷晚年坚持自食其力,承包了组上的几口山塘养鱼补贴生活。他生活十分节俭,还存了些钱,说谁考上大学,就颁大奖。1998年我考上大学时,有人问他奖多少,他特别大方地说:“奖400元!”这对他来说,确实是笔不小的数目。
(二)重视勤俭
爷爷当大队干部的时间较长,干农活相对较少,不太能吃苦。记得他刚过60岁,就把自己和奶奶的田分给4个儿子耕作,让儿子们提供口粮。但爷爷绝不是懒人,他常教育我们:“天上掉馅饼,也要起得早,才会有得捡。”晚年,他虽然不再种田,却总是想法子承包鱼塘、养鸭,挣些油盐钱,尽量减轻子女的赡养负担。
对于自己的儿子,要是谁好吃懒做、不勤劳,爷爷骂得又凶又难听;要是谁勤劳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特别是盖了新房子,他就特别高兴。爸爸兄弟四个,二叔叔从小就是劳动能手,算起来,其他三兄弟干的脏活、重活加起来,可能都抵不上二叔叔一个人干的。在父子相处中,二叔叔觉得爷爷对他有偏见。可爷爷私下多次对我说,他最看重二叔叔,因为二叔叔最勤劳。
爷爷不但注重勤奋,还崇尚节俭,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以至于让我们觉得他有些小气。爷爷晚年承包鱼塘时,需要爸爸和叔叔们帮忙捞鱼去卖钱。每次捞鱼后,他都只挑一条最小的鱼犒劳大家,从来舍不得让家里人吃一条大鱼,好好饱餐一顿。有时,儿孙们来得多,每个人刚动一下筷子,整块的鱼肉就没了,只剩鱼头、鱼尾这些边角料和辣椒。他却还说:“鱼打个屁,辣子都有味。”
(三)重视养生
爷爷活到80多岁,这或许与遗传有关,他的父亲也活了80多岁,曾祖母活到70多岁。但爷爷的7个子女中,已经有3人离世,都没满70岁。可见,寿命不仅仅由基因决定,个人的保养也很重要。印象中,爷爷奶奶常说:“六十岁的命,全凭个人去养。”
爷爷深谙“病从口入”的道理,十分注重合理饮食。我们小时候,农村用柴火灶,家家户户都有灰塘,用来保存木头、柴草燃烧后的柴灰。这种柴灰有大量余热,用来温热汤汤水水特别好。爷爷奶奶常年用一个沙罐,稳稳地放在灰塘里。有时用它把冷水加热,这样寒冬里也能有热水;有时用它热菜汤,保证每顿都是热饭热菜;有时用它炖骨头汤、猪肉皮,常常一炖就是好几天,几乎把骨头、肉皮炖得入口即化,再煮上几片时令蔬菜叶子,味道鲜美又营养丰富。爷爷肠胃受不了辛辣刺激,因此十分注意忌口,几乎不吃辣椒,要是奶奶做菜放辣椒多了,他就会唠叨:“这是要我的命!”或许是因为喜欢吃蒸熟、煮烂的食物,爷爷肠胃方面没什么大毛病。
爷爷在养生方面,还特别注意休息。他没有打牌赌钱等不良嗜好,作息十分规律,通常早睡早起。晚年,爷爷开始在四个儿子家中轮流吃住,二叔叔观察到他有午休的习惯,每天午饭后,他喜欢躺在摇椅上,拿本书或一张报纸随便翻翻,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爷爷喜欢喝一点酒,但喝的都是养生酒,从没见他喝多、喝醉过。父亲经常喝多喝醉,没少挨爷爷数落。
爷爷注重养生,不仅活到80多岁,而且一生生活自理,没让子女伺候照料太多。小姑姑有一段时间住在县城里,来她家玩牌、打麻将的人很多都是单位上班的。他们都说爷爷身上干净整洁,一点都看不出是农村人,而且别人打牌时,爷爷只是在一旁看,从不多言乱语。
(四)小结
在我们一大家中,我的学历最高,请允许我用几句名言警句对爷爷的好家教做个总结:
一是关于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
二是关于勤俭:“一勤天下无难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三是关于养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高升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剩者为王,谁剩下来了,谁老大”。
家财万贯不如子孙贤,让我们把爷爷的好家教传下去,一代接一代,多出孝子贤孙。(作者:安洋,系湖南省直机关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