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温州前屿智慧水产养殖基地
(炎亭镇“蟹公寓”)
建成投用
这标志着温州地区首个
“公寓式”智慧水产养殖项目落地
苍南县炎亭镇被誉为 “中国梭子蟹之乡” ,由于当地渔民大多采取“低小散”的池塘式散养模式养蟹,蟹的总体产量不高。为破解冬季水产养殖行业痛点,创新联村共富模式,炎亭镇 “蟹公寓” 项目应运而生。
温州前屿智慧水产养殖基地(炎亭镇“蟹公寓”项目)位于 苍南县炎亭镇流湾码头旁,占地21.96亩,总投资3850万元 , 于 2022年4月开始动工,2024年秋季完工 。采用公寓式海水循环人工养殖螃蟹,30平方米养殖区可排列养殖格间 1000个 ,通过智能温控、水质监测等技术,冬季蟹存活率达到 90%以上 ,大大提升了传统“低小散”散养模式效率。
该项目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舒妙安专家团队合作,创新 “错峰养殖” 模式。在农历10月中下旬至来年正月养殖梭子蟹和青蟹,开春后转养石斑鱼等高值鱼类。
舒妙安教授表示,基地所在的炎亭镇旅游资源丰富,游客在炎亭金沙滩游玩的同时,可以在这里吃海鲜买海鲜,“做得好的话,基地每平方的产量保守估计可以达到 30-40斤 ,折算亩产值在 50万以上 , 最高或超70万 ,较传统养殖大幅提升。”
据悉,舒妙安教授曾带领团队在新疆成功开展海鲜工厂化养殖,将大漠盐碱地变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存的“金银滩”。从新疆大漠到东海之滨,舒教授团队的“海鲜陆养”经验在炎亭续写新篇章。
值得关注的是,“蟹公寓”养殖项目创新采用"折股量化"联村共建模式,是苍南县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本的重点工程。项目在省、县两级财政支持补助下,炎亭镇东沙村、西沙村、振兴村、崇家岙村、新兴村、海口村以及金乡镇半浃连村共7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抱团成立公司,进行建设、运营、管理,采用出租方式经营,7个入股行政村按投资股份分红收益,再按比例分配至低收入农户及村集体。
"以前各家各户乱搭乱建,现在统一规划、科学养殖,既规范了产业,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东沙村党总支书记缪信志说,目前,基地已与 18家养殖户签订入驻协议 ,带动周边 200余名渔民转型就业 。
炎亭镇副镇长黄瑞环表示,禁渔期间渔民传统上无收入来源,现在工厂化养殖后,渔民可充当工厂化养殖的能手,达到增收目的。另外,镇里还计划将养殖基地作为农旅结合的亮点来打造,与炎亭金沙滩景区联动,开发文旅项目,让“蟹公寓”真正成为三产融合的共富样板。
期待炎亭“蟹公寓”
为苍南渔业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
来源/苍南发布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徐舒婷 摄影/吴宝春
资料/炎亭镇
加小编微信:cnw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