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后,中国为自己赢得稳定的发展环境的同时,也在全球打响了战力彪悍,实力深不可测的知名度。



要知道当时我们双方的军事实力悬殊,然而就是在这场战争中,装备充足连航母都开到了港口的美军,竟然没能从志愿军手里讨到一点便宜。

这一“奇迹”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军事爱好者的注意,其中美国人竟然通过这场战争分析出了志愿军的8大“不可思议”……







第一、敢于“硬钢”美国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的中国处于什么阶段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从清政府末期遗留下的社会乱象,以及几十年间的频繁战争,说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也不为过。



与中国当时“什么都没有”相比,美国凭借着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横财,不仅成为世界一流强国,还赚得盆满钵满,要什么有什么。



尤其是在武器装备上,比志愿军的“小米加步枪”不知道先进了多少倍,最重要的是当时是美国凭借空中力量形成了战场局势的碾压,可当时的中国连像样的空军部队都拿不出来。

海上力量更不必多说,美国的航母和各式军舰,几乎停满了半个朝鲜半岛的港口,要武器有武器,要物资有物资,美国大兵们甚至还能喝到家乡运过来的咖啡。

即便如此,吃饭上还要挑挑拣拣嫌罐头难吃,可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吃肉喝咖啡还不满足的时候,志愿军战士们只有冻土豆和干炒面配雪。



因此美军仁川港登陆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各国,基本上就在等待一个结果,那就是北朝鲜被大洋彼岸美利坚的铁蹄狠狠践踏。

当时的美国压根没想到志愿军会入朝参战,在与北朝鲜作战期间甚至将战线拉到了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



可令美国没想到的是,志愿军不仅来了,还躲过了他们的严密监控。

第一场战役都开始了,美国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志愿军,等到他们终于意识到了问题不对劲,便已经失去了“回家过圣诞节”的机会,志愿军用五次战役让美国人知道,他们的对手到底有多可怕。



“粮草未动”,情报先行

说起美国的情报网,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地,情报系统之完善令人咋舌。

事实上老美的注重情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就已经初露端倪。

为什么能够一直取得战斗优势,就是因为其情报系统早就渗透到了日军中间,因此我们才能看到,除了珍珠港这场失败,美国后来几乎没有特别大的失利情况发生。



然而到了抗美援朝期间,美国的这一方法就行不通了,不仅情报来源少,而且绝大多数时候反而要被志愿军牵着鼻子走。

即便他们的电台、监听、空中监测一样不落,可在朝鲜半岛上始终处于一种“老鼠拉龟无处下手”的情报劣势。



更可怕的是,很多时候他们自以为掌握的详细情报,其实是我们想要让他掌握的“情报”。

事实上,朝鲜战场上美军对我志愿军情报的缺失,早在志愿军入朝参战前就开始了。战争爆发第二天,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便决定要先行一步了解朝鲜战场的最新局势。

因此很快组建了相关情报工作人员入朝,在这方面,中国还是很有优势的。



比如中国人和朝鲜人的长相相差无几,而且中朝边境有许多朝鲜族,他们与北朝鲜、南朝鲜共通之处太多,一旦打入内部都不需要进行伪装。

再加上当时中国已经初步决定参战,和朝鲜达成了共识,因此在搜集情报问题上,中国掌握了主动权,美国自以为占据了优势,殊不知从他们军舰一进港,情报就已经传回了北京。



兵力、装备、人数,后期作战中的兵力部署、作战动向、地形情况,都转化成了志愿军的作战优势。

因此在朝鲜战场上,美军眼中的志愿军是神出鬼没和不可预测的,战士们会出现在战场上的任何一个角落,甚至是敌人后方,以及每一个美国大兵们认为绝不可能的地方。



第三、夜间作战能力强

关于志愿军的夜间作战能力,除了战术考虑,其实绝大部分原因应该算是被逼无奈。

主要是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打击面上占尽了便宜,他们凭借自己的装备和空中优势,第一时间就取得了制空权。

白天巡逻机持续在空中搜寻中朝军队的踪迹,不论是密林还是山地,在飞机上看到的基本是一览无余。



最初志愿军战士们也吃了不少亏,不过好在美军这一优势在夜间就行不通了,而这时也来到了我们的优势阶段,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夜间作战上我军经验丰富,像奇袭阳明堡就是其中代表作。

战争期间,我们的敌人是空前强大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因此不仅再次用上夜间战术,而且还更新了技术在里面,再结合上朝鲜战场地形,很多时候美军连安稳觉都睡不好,什么时候他们最疲惫,什么时候刚刚进入睡眠状态放松警惕,志愿军战士们就会出现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第四、两军对垒,自创坑道战

抗美援朝期间,美军的优势是在空中和正面战场,凭借着优良装备和先进重火力,美军往往能形成对战场的压制性优势。

1951年志愿军和美军僵持在三八线附近的山地,为了抵挡敌人的火力攻击,志愿军总结了以往的作战经验,决定用上坑道战战术。



战士们在敌人对面挖了不少地道,内部沟壑纵横,既能反打也能防守,如果敌人想要在空中轰炸,战士们也可以第一时间跳进坑道和地洞,最大限度地保证自身安全。

即便是被敌人攻入阵地,他们也根本走不出迷宫一样的地道。

因此当时往往是这样的作战方式,志愿军凭借坑道的“瞭望口”观测美军的作战动态和进度,等到美军攻打上来后,志愿军战士们便会从各个方向的坑道爬出来,与美军展开近身战斗。



这也就再次来到了我军优势——近身白刃战,鲜少败绩,该方法在抗美援朝期间被广泛应用,也对美军形成了极大震慑。

第五、脚比车快,行军能力难以置信

在机动性强这一问题上,如果结合上面说过的擅长夜间作战的能力,简直是无往不利。

尤其是在战场上,有战术、有恒心、能坚持、行军速度还快,这不就是战场上的“大杀器”吗?



当然美军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大量的汽车坦克被调入战场,就是为了先行一步取得战斗优势。



然而美国人在这一方面还是打错了算盘,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开着车为什么依旧没有志愿军快?

明明几乎都在同一时间想要夺取某个战略要地,可当美军自信满满开着车向指定地点前行时,要么志愿军在终点等着他们打一个以逸待劳,要么就在沿途打好了埋伏出其不意。

可为什么志愿军行军速度和反应速度那么快呢?其实这一点除了志愿军本身行军能力强之外,还有着地形方面的优势加持。



美军的车虽然走得快,可这也限制了他们的行军环境,那就是只能走大路和较为平坦的山路,相比较来说志愿军基本上没有地形局限,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必要时还可以飞檐走壁,美军拿什么比?

第六、军队整合、重塑能力强

1948年东北野战军在长春接收了一支国民党起义部队,这支队伍曾是龙云的国民革命军第60军。在抗日战争期间,60军参与了多场会战,但说到战斗力,只能算平平。

虽说曾经也算是次嫡系部队,装备也还可以,可战斗力方面始终提不上来,蒋介石无奈之下最终只能将其当作前锋使用,通俗地说就是“趟雷”。

新中国成立后,这支队伍被改编为第50军,军长为曾泽生。1950年10月25日被编入志愿军序列入朝参战。



曾泽生

美国方面很快就打听出了这支队伍的来龙去脉,并对50军嗤之以鼻,主要是美军和国民党军队接触较多,知道他们的短板和战力,因此根本就没把50军放在眼里,直接将其丢给了“联合国军”中的其他国家部队做对手。

其中在1951年的第三次战役中,50军就遇到了对手英国皇家坦克营。

50军的战士早就憋着一口气,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家里被分了土地,父母亲戚过上了没有压迫的好日子,50军也开始了奋发图强。



悄悄成长然后惊艳所有人,就是50军的真实写照,第三次作战中全歼英国坦克营,直接打下了汉城;

第四次战役期间又在汉江两岸与敌人周旋50多个昼夜,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1951年10月又从美国人手里解放了西海岸诸岛,抗美援朝战争让50军打了漂亮的翻身仗,也让他们洗掉了曾经的耻辱。

第七、纪律严明,战场也能得民心

我军战士遵守革命纪律,这一优良传统是自红军时期就有的传统。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我军坚守的底线。



抗美援朝时期也是如此,整个战斗期间,我军的后勤物资运输线一直处于被美军封锁的状态,甚至一度连吃饭和穿暖都成困难。

但战士们宁愿饿肚子,要面临几天吃不上饭的情况,也从来没打扰过周边生活的朝鲜老乡,有时候迫不得已躲藏在老乡家养伤,也会尽最大可能帮忙干活,减轻负担。

因此很多时候,朝鲜的老乡都会对志愿军战士伸出援助之手,甚至会为战士们提供知道的情报,为战士们营造了稳定的后方环境。



第八、敢于奉献生命的精神

一场战争中,不管是多么先进的武器,多么强大的战术,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前提,是需要每一个人保持着必胜的信心,或者说军心。

有了这个信念,战士们在面对困难时才会一往无前,将军人的职责和国家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不管是抗美援朝还是抗战,我们之所以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我军战士们身上带着的一股不怕死的精神。



战士们为了胜利连死都不怕,还怕完成不了任务吗?战士们吹着寒风,趴在雪地里,就是为了等待作战时机的到来,完成对敌人的合围。

然而等待的时间太过漫长,当美军逃窜到某地段时竟然发现,很多埋伏在两边的战士们已经冻成了冰雕,至死都保持着最后的作战状态。

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还有数以万计的战士,为了战斗胜利或者牺牲在战场,或者选择和敌人同归于尽。



每一个战士随时准备牺牲,每一场战争都抱着必死的信念,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终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参考资料

【1】张凯蛟.抗美援朝战争救了德日[J].大科技(百科新说),2009, (11):34-36.
【2】张德强.美国"王牌将军":没有人能征服中国[J].文史博览,2021(6):43-45.
【3】刘忠,彭红梅.从知觉的选择性看朝鲜战争初期美国的情报误判[J].情报杂志,2020,39(5):23-27,58.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