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晚报报道,《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伯格爆料自己被意外拉入美国政府高层讨论袭击也门的军事计划群聊,持续引发关注。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对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回应称“没人在短信里讨论作战计划”的说法,戈德伯格随后在接受CNN采访时予以驳斥,称这一说法是“谎言”。“不,那是谎言。他确实发短信讨论作战计划,他发信息讨论攻击计划——什么时候攻击目标,如何攻击,谁在目标处,下一轮攻击何时进行。”戈德伯格在被要求回应赫格塞思的言论时对记者说。
美国防长(资料图)
当地时间3月,美国《大西洋月刊》主编戈德伯格在加密信息服务软件Signal上收到了一条连接请求,对方自称是迈克尔·华尔兹——这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名字。当时,戈德伯格觉得这是一场恶作剧,但出于好奇,还是接受了邀请。两天后,他突然收到来自Signal的通知,提醒他被拉入了一个名为“胡塞PC小组”的聊天群,除了他,群成员还包括包括与副总统万斯、国务卿卢比奥、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等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同名的18个人。次日一早,“胡塞PC小组”开始正式讨论起“也门空袭计划”。
在多名前任国家安全和情报官员看来,是赫格塞思分享的内容让涉密信息泄露的程度变得严重。“这里令人震惊的行为主体是赫格塞思,”其中一名前任情报官员说,“因为他把所有细节发布到‘信号’平台群聊中,他如今是整个事件的靶心。”赫格塞思坚称他发布的内容不涉密,但4名知情人士告诉CNN记者,赫格塞思发布作战计划细节无疑是泄密行为。其中一人说,这类文件在国防部内部流转时有“机密”标注,不清楚在作战计划没有执行前为何可以“解密”。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签署行政令期间对国安团队官员使用消息应用程序Signal群聊泄密事件回应,他称“泄露的不是机密信息”,并称“美国的国家安全强过以往任何时刻”。特朗普称他相信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Michael Waltz)“是个非常好的人,会继续做好分内事”。这是特朗普就该事件第二次为沃尔兹辩护。此前,特朗普为沃尔兹辩护称该事件是沃尔兹上任2个月以来的唯一小差错,并不严重。
泄密事件曝光的第二天,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紧急召开听证会,向包括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和国家情报总监塔尔西·加巴德在内的五名情报机构负责人追责。据会议实录和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当天,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民主党籍副主席马克·沃纳批评五人的“一贯做法”让美国“变得不那么安全”。沃纳依旧没忘记打“中国牌”,强行将此次泄密事件同中国联系在一起,声称特朗普政府导致情报人员“信任的侵蚀”,会把他们推向中俄。
沃纳之所以强扯中国,是因为在美国政治环境中,若一件事没有中国作为前缀,似乎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而扯上中国,便能将事情扩大化。这充分暴露了部分美国政客为实现政治目的,不择手段,在情报问题上贼喊捉贼的丑恶嘴脸。面对美方的无端指责与恶意操弄,中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中方迅速采取行动,发布了一份关于披露美国对全球展开网络攻击和监听窃密活动的报告。外交部更是直击要害,反将一军。
美国(资料图)
与此同时,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美国情报机构昨天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仍然是美国最大的军事和网络威胁,该报告称北京在“夺取”台湾的能力方面取得了稳定但不平衡的进展。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郭嘉昆表示,美方年复一年发表这类不负责任、充满偏见的报告,散布“中国威胁论”,鼓噪大国竞争,不过是为了遏制打压中国、维护自身霸权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