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了法国外长巴罗一行。陈吉宁介绍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情况。他说,中国最高领导人去年对法国进行里程碑意义访问,开启中法关系“新甲子”的新篇章。巴罗表示,上海在法中合作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诸多合作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树立合作典范。期待以此访为契机,密切友城交往,深化人文交流,增进法中友好。进一步加深经贸、文化、教育、产业、科技创新等方面互利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推动法中合作不断结出新的硕果。
巴罗(资料图)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法国外交部长巴罗应邀访华。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访问情况?此次访问期间双方达成了哪些重要共识和具体成果?郭嘉昆表示,中法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近年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法关系保持积极稳健的发展势头。当前面对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法保持密切沟通合作,不仅符合两国利益,也有利于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事实上,巴罗此行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关于法国干邑白兰地的关税问题。2023年10月,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此举引发了中方的反制措施——对欧洲进口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调查。而法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干邑白兰地生产国和出口国,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对于法国酒业来说,中国市场举足轻重,不仅是主要消费市场之一,而且许多知名品牌在中国都有广泛的分销渠道。因此,巴罗此次访华,显然希望中国能高抬贵手,放法国一马。
特朗普(资料图)
有专家指出,在“特朗普2.0时代”,欧洲各国在经济、安全等领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冲击。加上俄乌停火和谈正向着有利于莫斯科的方向发展,“对等关税”政策也即将落地实施。在此背景下,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显然期待与中国加强合作和政策协调。在国际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法国政府并不打算一味跟风美国的遏华战略,或者放弃同中国的经贸合作。其中,法国外长承诺践行“一中原则”,是因为法方很清楚,台湾问题是中法关系中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汽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征收25%关税。美媒称,“这给美国在全球的主要贸易盟友带来压力”。加拿大总理卡尼在渥太华表示,加拿大必须“从根本上重构我们的经济”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并宣布两国之间的“旧关系已经结束”。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表示:“如果有必要,我们将对美国的不公平和适得其反的措施作出坚定、适度、有力、准确和及时的回应。”特朗普指望汽车关税能迫使汽车制造商将生产和供应链转移到美国,但实现起来远没这么简单。
加拿大联邦大选已启动,投票日定在4月28日。目前作为看守内阁首脑卡尼说,加拿大对美方最新关税政策回应是“斗争、保护和建设”。卡尼透露,美方已主动提出希望安排他与特朗普通话。他表示,“珍惜”此次讨论如何保护工人和建设经济的机会,并会向特朗普表明期望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立场。若双方安排顺利,这将是卡尼两周前就任加总理之后首次与特朗普通话。他就职3天后的首次外访选择了法、英两国而非美国。
卡尼(资料图)
加拿大多地掀起抵制美货运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与安大略省先后下架美国酒类产品,跨境旅游人数同比骤降24%。“去美国化”战略在国内获得广泛支持,“保加防美”成竞选核心议题。加拿大自由党、保守党的竞选用语几乎完全一致,那就是要摆脱对美依赖,“对抗特朗普”。差别在于谁说得更有技巧一些。说实话,在大选的压力下,“对美强硬”已成为加拿大政客唯一竞选用词。特朗普注定要体验一番“胸腹不适”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