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书记,真是太感谢你了!现在我们楼栋的下水道通畅无阻,周边环境也变得干净整洁,住着舒心多了!”居民付阿姨感激地说。乔磊微笑着回应:“付阿姨,别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在西固区福利路街道福利西路社区,这样的温馨对话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乔磊,1983年生人,自2020年起担任福利西路社区的党委书记。他深知,要让社区居民满意,就必须把心扎根在社区,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不断探索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为社区这个大家庭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

细微之处见真情

福利西路社区管辖着39栋居民楼,5年来,乔磊从细微处入手,积极调动辖区内的共治力量,寻求上级部门的支持,并鼓励群众参与自治,这些已成为他治理社区的得力法宝。

高阀16号楼是老旧楼栋,基础设施已难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特别是3单元的下水管道,经常堵塞导致污水溢出,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尽管多次疏通,但问题始终未能根治。为此,乔磊组织居民召开现场议事协商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最终,通过居民和社区的共同努力,自筹资金请来专业施工人员对下水管道进行了全面更换,彻底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居民的难题。

“真的很感谢社区,他们迅速行动,组织各方力量,终于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多年的烦心事。”16号楼3单元的付女士对社区工作赞不绝口。

乔磊对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总是铭记于心。近几年,他为老年人代办业务十余件,联合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协调解决楼栋漏水、照明灯安装、树木修剪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5件,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格化管理显成效

面对社区工作面广量大的挑战,乔磊深知仅凭社区一己之力难以应对。为此,他创新性地组织了一支由“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党员+专职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118人网格队伍,通过入户走访、现场排查等方式,实现了网格化服务全覆盖。

工农村南区70号楼的俊俊(化名)是一名年仅10岁的困难残疾儿童,因脑部肿瘤压迫视神经导致失明,生活无法自理。俊俊的父亲早年因脑溢血去世,母亲在俊俊不满周岁时离家出走。俊俊与奶奶王女士相依为命,仅靠奶奶微薄的社保金和低保金维持生活。乔磊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上门走访慰问,为俊俊送去尿不湿、轮椅等物资,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乔书记经常上门了解情况,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他每次离开时都要叮嘱我,有困难及时向社区提出,社区会尽最大努力协助解决。是社区给了我们祖孙生活的信心。”王女士感动地说。

“小食堂”传递大温暖

福利西路社区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33%,8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7%。如何让老年人从“养老”迈向“享老”,成为社区面临的一大挑战。为此,乔磊带领社区从“微”字入手,“暖”字着力,“小”处发力,创新提升服务质效。

2024年12月,社区以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为发力点,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落脚点,多方协调努力,争取资金近50万元,利用企业移交场地160平方米打造了幸福兰州长者食堂。食堂环境干净卫生,菜品丰富且价格实惠,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长者食堂真好!环境干净,菜品多样,价格还实惠,每天中午我都带着孙子来这里吃饭,既方便又省心。”有机厂家属楼的孙老先生说。

为了确保食堂的可持续发展,乔磊带领社区党委、宝石花物业多次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研究具体运营方案。在多方招引论证的基础上,最终引进了好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食堂的运营建设,并签署了三方共建协议。这一创新模式既保证了食堂的公益性,又保障了其可持续发展。

“做好社区工作其实不难,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做不好的事。”乔磊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社区工作者,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滕效宏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