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以前,村民办红白喜事,碍于情面,都喜欢讲究排场。自2016年,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以来,标准统一了,攀比跟风的少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河北省馆陶县南徐村乡冀浅村党支部书记冀清立介绍着移风易俗带给村里的变化。

冀浅村的变化,只是馆陶县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馆陶县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党员示范为引领,以村规民约为基石,以典型带动为抓手,以广泛宣传为助力,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一幅淳朴清朗、向善向上、孝老爱亲的乡风新画卷正在馆陶大地徐徐展开。

党员带头 示范引领文明新风

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党员干部要带头,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践行者、监督者,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


馆陶县南徐村乡组织召开“传承文明倡导新风”红白理事会座谈会。馆陶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倡议,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在馆陶县“倡导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倡议书线上签名活动中,党员代表古月光、王博、李威焰郑重宣誓,11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借助网络的力量,将移风易俗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村民,有效提升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破旧立新,摒弃陈规陋习,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同时,不少党员还主动加入所在村红白理事会,主动为村民的喜事、丧事操办做好服务,为全村当好崇尚节俭的表率。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新风的内涵,为广大村民树立了榜样,引导村民们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共同参与到移风易俗的行动中来。

村规民约 激发村民自治活力

如今,越来越多村民意识到,推进移风易俗,自己都是受益者,就更支持和配合村里的工作。

“以前一遇到红白事,都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准备,如今一切从简,白事不下饭店,红事酒席不能超过5桌,每桌菜价不能超过200元,烟酒也有规定。刚开始有些不适应,后来大家都一样,慢慢就觉得这样挺好,大家都把省下来的钱用到更重要的地方 。”提到红白理事会,寿山寺镇翟庄村村民翟俊涛赞不绝口。

该县秉持“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原则,吸纳“五老”人员加入所在村红白理事会,并完善修订《红白理事会章程》,对红白事操办的规矩、待客标准、礼金限额等制定统一指导标准。各村理事会成员严格按照既定标准,到村民家中帮忙操持,全程监督办事流程。

以村民自治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将抵制高价彩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敬亲等内容纳入其中,让移风易俗有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在红白理事会的积极引导下,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风尚在农村蔚然成风。


馆陶县开展“双争有我·咱村的那些事儿”村规民约故事讲述活动。馆陶县委宣传部供图

同时,馆陶县开展“双争有我·咱村的那些事儿”村规民约故事讲述活动,通过村民自己亲身讲述身边的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村规民约,使村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村规民约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200余场。

典型带动 有效辐射文明力量

在移风易俗工作中,馆陶县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他们以自身的实践成果为全县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引领。

柴堡镇东刘庄村老年人活动中心是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之一。

东刘庄村老年人活动中心成立于2022年,占地700平方米,集图书室、健身室、休闲娱乐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构建了一个温馨的家园。


馆陶县柴堡镇东刘庄村老年活动中心为该村60岁以上老年人构建了一个温馨的家园。馆陶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心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健康咨询等服务,每月定期举办书法绘画、健康讲座、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据统计,中心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500小时,服务人数超过5000人次。

志愿服务是一种社会风尚和文明的标志,不仅能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也能增强个人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柴堡镇匣庄村2021年成立了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队,每月15日为该村60岁以上老人开展免费理发、磨剪刀菜刀、配钥匙、准备营养午餐等便民服务,让老年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在传统节日期间,志愿服务队还组织村民共同制作传统美食,村民们共同体验制作乐趣,传承传统文化。

“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我们在关爱老人的同时还传递了文明新理念。”匣庄村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尚信介绍,志愿者在服务大家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破除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村庄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各社区开展的“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清洁家园”等知识宣传,志愿者走进街道、小区和小吃店等地,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节约粮食、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移风易俗工作中的一抹亮丽色彩。

多样活动 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推进移风易俗,重在宣传引导。馆陶县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元宵节期间,粮画小镇举办了一场浪漫相亲会,为单身青年“牵线”。相亲会现场,120余名单身青年宣读了“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移风易俗”倡议书,并在“抵制高价彩礼”承诺墙上签字。相亲会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自觉抵制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馆陶县开展”倡移风易俗 促文明新风“知识竞赛活动。馆陶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公主湖社区,一场有关高价彩礼的辩论赛正在上演;在金都社区,一场移风易俗知识竞赛正以趣味互动的方式,激发村民学习移风易俗知识热情,让村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移风易俗的理解;在图书馆,宣讲员郭澄芝正在为大家讲解移风易俗的政策法规和重要意义;在婚姻登记处,文明婚俗宣传活动引导新人们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各乡镇通过设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大喇叭”、文艺演出等形式,向村民普及移风易俗知识,将移风易俗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农户家中……

同时,馆陶县还广泛开展“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选、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开展青年联谊会、举办擂台赛、拍摄移风易俗短视频……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移风易俗工作中。

“移风易俗是推动乡村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是培育新时代乡村新风尚的必然要求。”馆陶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俊花表示,接下来,馆陶县将不断探索实践移风易俗的新途径与创新举措,激发群众自治内生动力,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打造更加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贡献力量。(郝立翠、王立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