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阅·希悦”

读书分享会

(第一期)

2025年3月


3月,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举办第一期“锡阅·希悦”读书分享交流会,5名党员、干部分享了统计、文学、经济、艺术、健康等方面的10本书籍,今天先向大家分享其中的5本,让我们一起徜徉书海吧。

推荐书目一


《统计数字会撒谎》

作者:【美】达莱尔・哈夫

推荐人:赵坤

推荐语

这是一本极具价值的数据“打假”指南。书中凭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深入浅出地阐述复杂的统计知识。通过大量真实且直观的案例,向读者揭露了诸多常见的统计操纵手段。它可以重塑我们对统计数据的认知,揭示数据陷阱,教会我们如何从杂乱的数据中辨别真伪,如何准确解读数据背后的信息,以及如何用更科学、客观的方式呈现数据,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

作为统计工作者,这本书给我们很多工作的新视角、新方法,避免一些“非科学方案”和“误导性”数据的产生。有助于我们练就火眼金睛,精准识别数据;提升调查本领,拒绝数据谎言;保障数据质量,增强服务效能。

推荐书目二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作者:杨素秋

推荐人:曹艳

推荐语

这本书题为《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实际应该是《我在体制内挂职的一年》。作者用轻松幽默流水账式的笔调记录了自己挂职一年中的大事小情,有领导同事真诚的关心,也有在遇到利益冲突时上级的施压;有成功建成图书馆的愉悦,也有苦于各种表格、各种任务、各种考核的无奈;有各种妥协与拉扯,也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也许是因为性格平和,在杨素秋笔下,这段经历并没有显得苦涩、无奈或者愤世嫉俗,反倒有许多乐趣和感动。

这是作者筹建一座图书馆的真实经历,也是对体制内生态系统的一种观察,读完之后会让人有很多关于现实的思考。套用一句评论“在体制内做一件事有多难,坚持下来就有多酷。”这对我们如何持之以恒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应该有所借鉴和启迪。

推荐书目三


《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推荐人:陆渊

推荐语

这本书是李泽厚先生关于中国美学史的经典著作,以时间为轴,从远古图腾、青铜饕餮到魏晋风度、唐宋诗词,再到明清文艺,系统梳理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美学发展脉络。全书融合哲学、艺术、历史与社会学视角,通过陶器纹饰、青铜器造型、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等艺术形式,揭示不同时代“美”的形态及其背后的文化精神。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会发现万事万物中都存在美,并且是相互连通的。例如统计调查工作同样存在数字美和文字美等。我们要以对“数”的敏锐去挖掘“事”的纵深,才能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时代发展之“美”。

推荐书目四


《鲁迅全集

作者:鲁迅

推荐人:姚钦元

推荐语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评价鲁迅:“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书收全了鲁迅的著译作品,有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各种体裁,主题、内容非常广泛,我们都能在里面找到适合自己喜好的文章,大多文章篇幅不长,非常适合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且适合反复阅读,每次读完我们都会有新感受。阅读鲁迅的作品,我们仿佛在与鲁迅先生对话,在与那个时代对话,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觉醒年代,有助于我们锻炼辩证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我们自警自省、推动自我革命。

推荐书目五


《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

作者:张国宝

推荐人:郝晨

推荐语

书籍以张国宝的亲历视角,系统梳理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重大工程项目的决策逻辑与实践智慧。书中对西气东输、特高压输电、青藏铁路等世纪工程的深度剖析,既展现了国家战略的宏观视野,也揭示了科学决策的微观肌理。书中多处阐述了统计数据对决策论证的重要作用,如在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论证中,结合长三角经济圈城市GDP增速、货运量等统计指标,预测大桥车流量,为工程投资回报测算提供依据。书中的相关内容启示我们,作为政府统计系统的工作人员,必须坚持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在服务“国之大者”中展现统计作为。要将数据质量视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既要当好 “数库” ,更要当好 “智库”,让统计调查工作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发挥更大效能。

编辑:姚钦元

审核:许颖

发布:顾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