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里,700年的银杏树仍屹立不倒;复兴公园里,百年悬铃木正如同公园的守护者,守护着这片绿意……散布在黄浦角角落落的古树名木,正以年轮为光阴,成为“绿色国宝”。
本月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古树名木迎来了法治保护新的“春天”。
根据最新施行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不包括人工培育、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商品林中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古树实行分级保护:树龄3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树龄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树龄80年以上不满100年的为古树后续资源,实行三级保护;对名木均实行一级保护,不受树龄限制。
在黄浦,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总数已超140株。黄浦正通过建立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标准化体系、应用新技术提升养护水平等举措,“一树一策”,让古树名木这一“绿色古董”既做到科学化保护,又做好精细化养护,为它们筑起全周期的“生命屏障”。
在复兴公园,古树名木一直是公园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构成,兼具生态、观赏及历史人文价值,是公园绿化养护的重点。今年,公园特别邀请到了“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首席技师”“上海工匠”王伟伟,手把手指导,开出“膏方”,全力做好公园古树名木的修剪及养护工作。
在永泰街乔家路口,编号为0043号树龄超700年的古银杏树,近年来也得到了区绿化部门的重点保护。地上环境综合治理、地下土壤改良、有害生物防治、树洞防腐修补、树体支撑加固……区绿化工作人员定期对这棵古银杏树进行综合素质评测,通过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全力做好它的养护工作。
在豫园,古树群由17株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组成,其中一级古树2株、一级名木1株、二级古树10株、三级古树4株,形成市区最大的古典园林古树群。古树群品种丰富,古老如明代银杏、清代紫藤、奇趣如坚韧紫薇、清新如雪白茶梅、慵懒如石榴横卧,还有“住在山上”的古树们,可谓“古奇清懒居群山”,风格多样,各有千秋。
多年来,豫园管理处园艺养护科的园艺师们对它们精心呵护。无论是每年根据树种及生境制定的“一树一策”养护方案,又或是每株古树独立的养护记录档案,还是配合市、区古树管理部门进行的古树体检、健康监测、宣发、接待、导览等各项技术及综合事务,都完成得一丝不苟,形成了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古树群管理体系。
“古树名木保护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区绿化部门呼吁,强化部门协同、信息共享、提高保护效能,在科学保护、文化传承上一起下功夫,共同守护黄浦这抹穿越古今的“绿色奇迹”。
记者 / 王月华
编辑 / 樊陆佳
图片 / 区绿化市容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