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海警局3月24日消息,21日至24日,日本4艘渔船非法进入中国钓鱼岛领海,被中国海警舰艇依法驱离 。而在此之前,还有一段外交插曲。3月21日,王毅外长抵达日本东京,开启时隔四年半的首次访日之行。此次访问意义重大,旨在促进中日两国交流。访日期间,王毅外长明确表态,希望日方“切实履行在历史和台岛问题上作出的重要政治承诺” 。

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面时,石破茂彼时态度亲和,信誓旦旦地表态愿尊重中国立场,对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重要性也是再三强调,双方交流氛围看似一片向好。同一时期,王毅外长还主持了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这场对话中,中日两国代表围绕经济、科技、民生等领域深入探讨,最终达成20项共识,涵盖绿色发展、养老服务、供应链安全等十大合作范畴。这些成果的达成,本应成为中日关系持续升温、迈向新台阶的有力助推器,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中国钓鱼岛(资料图)

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场回应,尊重中方阐述的立场,愿加强两国交往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这一承诺,给中日关系的改善带来了积极信号。可谁能想到,就在石破茂做出承诺后不久,日本渔船就冲向了钓鱼岛。从21日到24日,“理惠丸”“第八琴海丸”“第八泰生丸”和“善幸丸2”号渔船,分批非法闯入中国钓鱼岛领海 。

中国海警舰艇迅速行动,依法对这些船只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进行警告驱离。中国海警局发言人刘德军郑重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在该海域的所有违法活动 。石破茂上台后,在对华态度上一直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他承认历史问题与政治文件的重要性。在与王毅外长会谈时,明确表示“尊重中方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强调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是双边关系的法律基础 。



石破茂(资料图)

还多次公开表态,日本需正确认识历史,避免因历史问题影响中日关系发展。另一方面,却又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频频释放错误信号。石破茂内阁声称《中日联合声明》“未经国会批准,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这种罔顾事实的说法引发中方强烈反对 。在台湾问题上,石破茂也曾出现错误表述,虽日方辩解为“口误”,但还是暴露了其对台湾地位的错误认知 。

日本渔船此时闯钓鱼岛,背后或许有多重因素在作祟。日本国内存在部分对中国怀有敌意的势力,他们不甘心看到中日关系改善,试图通过这种挑衅行为,破坏当前的缓和局势 。日本政府的默许态度也值得玩味。表面上推动对华关系“改善”,暗地里却纵容这类挑衅,试探中国底线,展现强硬姿态 。



日本(资料图)

从历史角度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一直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早在明朝文献中,就有关于钓鱼岛的明确记载 。1895年,日本趁甲午冲突窃取钓鱼岛,这种侵略行为本就非法。如今,中国对钓鱼岛已拥有绝对掌控权,海警船在该海域24小时巡逻,日常巡航执法活动不断强化,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管控能力持续提升。无论是从执法力量的部署,还是对周边海域情况的实时监测,中国都有十足的底气与实力。日本任何小动作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

对于日本这种当面承诺、背后挑衅的行为,中国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王毅外长在访日期间,就直接指出,日方应坚持《中日联合声明》等四个政治文件确定的原则,维护两国关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础 。这是中方的底线,不容触碰。未来,中国海警将继续在钓鱼岛领海开展维权执法行动,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而中日关系能否真正改善,关键在于日本能否摒弃错误做法,切实履行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中国和国际社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