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找了一大堆麻烦事还没解决,日本就想先让我们解除禁令,别说会不会答应,把话放这,事没有日本想象的那么简单。

近日,王毅外长与中日友好团体会谈时说到,“近期会有第二次核污染水样采集的结果出来,如果结果没有问题,解除日本水产品进口限制措施。将会有积极的进展。



(王毅外长集体会见日中友好团体代表)

此话一出,让日方心生异样,这可是天大的好机会!顺势就想让中方先让步解除禁令

要知道日本单方面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中方直接对日本水产品实施了限制措施,也正是此举,让日本感受到了什么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首先是经济影响,中国曾是日本水产品最大出口市场,占40%份额,2023年8月禁令后,日本对华水产品出口额骤降90%以上。

其次,北海道等地的扇贝加工厂因订单锐减面临倒闭,部分企业尝试转口美国、东南亚,但对美出口仅增长2倍,远远无法弥补中国市场的损失。至于转向越南和泰国等市场,虽说出口激增10倍,却依旧难以抵消中国禁令影响。



(日本水产品根本卖不动)

日本首相石破茂已经多次呼吁中方解除限制,称“将尽最大努力恢复对华出口”,这显示出他非常严重的经济焦虑。

那我们现在是什么态度?

对日本核污水排海决定,我们是明确反对的,并要求日方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长期监测及中方独立取样检测。

另外,我们也不是“一杆子打死”,之前,中国已两次派专家赴日采样,并公布检测数据,强调“在确保安全前不会解除禁令”。

前不久的中日韩外长会上,达成20项共识,日方承诺配合监测,中方也同意在检测无异常后磋商解禁。但王毅外长强调,解禁前提是日方履行承诺,且中方立场“反对排海”不变



(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

这也就是说,日本高兴的太早了,别光想着让我们解除禁令,先把自己的事做好,才是真的。

并且有分析认为,虽然中方一直是就事论事,但若日本在军事或历史问题上挑衅,中方可能延长禁令。

之所以这样说,还是日本太不地道。日本经常在军事、外交上追随美国对华施压。好比在2024年,日本防卫预算暴增16.5%,远超中国的7.2%增幅,却指责中国“缺乏透明度”。今年的时候,日本计划在西南诸岛部署远程导弹,并允许自卫队发展进攻武器,目标直指台海和东海。



(日本计划在西南诸岛部署远程导弹)

这还不算完,今年2月,日本海上自卫队“秋月”号驱逐舰高调穿越台湾海峡,配合美国“台海有事论”。时隔一个月,美菲在南海举行“夺取石油平台”军演,日本虽未直接参与,但表态支持。

至于在外交领域,则是否定历史承诺,挑战中国核心利益。之前日本政府居然公开宣称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试图推翻“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承诺

并且之后王毅外长访日后,日本竟要求中国外交部删除“石破茂尊重中方立场”的12字表述,态度极其傲慢,显示其在对华政策上的反复。



(石破茂会见王毅)

日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和美国有实质性联系,扩军就是在配合美国要求,例如接受10亿美元军售,但石破茂却声称“防卫预算由日本自主决定”,这简直就是将国内民众耍的团团转。

看一看未来的趋势,日本很可能进一步在涉中国领海的问题上加大军事活动,甚至联合G7对华施压。所以说,前面提到日本该怎么做,也就有了清晰的答案。

对中方而言,就事论事是我们的善意态度,但这不是日本能无限制挑衅我国的理由。日本先把这些问题能好好解释清楚以后,再和我们谈什么禁令解除,更何况日本本来就是有错在先,光把选择推给我们,未免有些太不地道了。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敦促日方切实履行承诺,确保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始终处于严格的国际监督之下)

从大方向上看,中日关系的走向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美竞争的加剧和地区局势的变化,可能对中日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中美关系持续紧张,日本可能会在经济上进一步拉近与中国的距离,但在安全事务上加深与美国的合作。这将使得中日关系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面临更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