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俄外长拉夫罗夫之邀,王毅外长对俄罗斯展开为期三天的访问。就在访俄第二天,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王毅外长,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从见面到合影,普京始终紧握王毅的手未松开。这个意味深长的肢体语言,恰似当前中俄关系的生动写照。

综合各方报道来看,此次王毅外长访俄,主要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

首先,中俄关系近年发展得非常顺利。在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双边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两国通过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化关系,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助于地区和全球的稳定。



普京会见王毅外长

然而,这种良好关系也受到外部干扰,比如美国试图挑拨中俄关系,而西方国家则通过制裁等手段施压。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必须加强高层交流,以共同维护双边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总统亲自邀请中方高层作为“主要嘉宾”出席明年5月的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不仅是为了纪念历史,也是中俄在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上的共同立场的体现。

关于美俄关系,自特朗普上台后,双方关系有所缓和。有观点认为,这是特朗普为了制衡中国而采取的策略,而王毅表示,这种观点反映了过时的冷战思维。他指出,美俄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大国关系的稳定,并强调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中俄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稳固如山。



特朗普要“联俄抗中”

中俄在乌克兰问题上也保持着沟通。尽管美俄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接触,但要实现真正的和平仍需要更多努力。中方对此表示支持,并重申自己的中立立场,愿通过多边机制,与其他国家一起推动问题的解决。

尽管政治话题吸引眼球,但实际的合作才是中俄关系的基础。在能源、科技、跨境支付等领域的合作构成了去美元化的平行体系。例如,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预计2025年双边贸易额将突破2500亿美元。这样的经济联系远比美俄之间的脆弱关系更牢固。

在国际舞台上,中俄在联合国改革和金砖国家扩容等议题上有共同的目标。两国都主张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这实际上挑战了美国的单极霸权。在人工智能、太空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合作,中俄已经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中俄为世界注入稳定力量

虽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如果特朗普连任并改善美俄关系,可能会对中俄关系产生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美俄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相比之下,中俄在经济和战略上的互补具有持久的优势。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能源出口国,而中国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两国在能源合作上密不可分。此外,中俄在高端制造、科技合作和军工业等方面的协作,也使双方利益深度捆绑。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俄罗斯需要强大的盟友来对抗西方压力,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重要话语权。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的支持不仅能缓解西方制裁带来的压力,也为其提供国际政治支撑。



中俄能源互补

中俄合作不仅限于经济和政治层面,还包括安全和军事合作。近年来,两国举行了一系列联合军演,展现了高度的军事互信。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这种战略互信为两国关系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普京总统已经认识到,美国的外交政策缺乏一致性,前脚要对俄石油征关税,后脚就找补和普京“关系很好”。相比之下,中国始终奉行“伙伴关系而非对抗”的外交理念,愿与俄罗斯开展长期合作。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俄罗斯将继续选择与中国携手合作,这也是俄罗斯在全球格局中保持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未来,中俄关系预计会越来越紧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