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榆中县北山园子岔乡百合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百合“覆草保墒”技术的成功应用,让曾经的百合田焕发新的生机,百合产量与质量双提升,呈现出“漫山尽披黄金甲,遍地结出白玉果”的独特景观。
传统的种植模式,百合生长易受干旱和土壤肥力不足影响,产量和品质不稳定。使用“覆草保墒”技术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该技术通过在百合采挖的前一年,对百合覆盖麦草、秸秆等,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发。同时,随着时间推移,覆盖物逐渐腐烂分解,为土壤增添丰富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给百合覆了麦草之后,再也不用担心干旱问题,产量好、品质好、收成更好!”在交谈过程中,百合种植大户魏世宝满脸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说道:运用该技术种植的百合,成效非常显著,亩均增产400至500斤,增收8000元以上。
据了解,近年来,园子岔乡通过联合农业技术部门,邀请省农科院“柔性引进”人才专家授课等方式,积极推广百合“覆草保墒”技术,举办了多场技术培训与现场示范活动。目前,园子岔乡百合种植面积4.5万亩,“覆草保墒”面积1700亩以上。据介绍,榆中县园子岔乡将继续推广百合籽种繁育和“覆草保墒”技术,确保每户有1亩育种田和3亩覆草田,百合“覆草保墒”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保障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助力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贵智 通讯员 王晓梅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