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依旧热,初伏几时秋”

进入春分之后,我国大范围的开始回暖,有的地方温度甚至达到了30°以上,让人有了三伏天的感觉。三伏是一年最热的一段时间,我国民间就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那三伏天到底能有多热呢?苏轼的弟弟苏辙在诗中就曾有“伏中苦热焦皮骨”的描述,说三伏天的酷热仿佛要烤焦人的皮肤和骨骼,所以古时人们也把伏天的热称为“苦热”。

那2025年哪天入伏?伏天有多长呢?今年三伏天会很热吗?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什么是三伏天?

“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这是我国关于三伏最早的记载,出自《史记·秦纪六》,那“三伏”是什么意思呢?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我国农历中一个特定的节气术语,用来表示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期。 “伏”字本义为“隐伏”,《史记·秦本纪》注引孟康曰:“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古人认为,夏季阳气极盛时,阴气(代表秋冬的凉气)被压制,只能“潜伏”在地下,故称“伏”。



2025年哪天入伏?三伏天有几天?

根据我国五行理论,夏属“火”,秋属“金”,火克金,因此暑热(火)压制了秋凉(金)之气,金气需“伏藏”等待时机。 古时人们用天干地支纪日,庚属金,所以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开始入伏,标志着阴气开始潜伏,阳气仍占主导但逐渐减弱,阴阳之气处于一种特殊的变化状态。其中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而中伏不是10天,就是20天,所以三伏天一般是30天或40天。

今年夏至在6月21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7月20日,这天就是三伏的入伏日。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为7月30日,这一天就是入中伏的日子,末伏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今年在 8月9日,因此8月9日就是进末伏的时间,末伏持续10天。



2025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5年7月20日至7月29日,共10天。

中伏:2025年7月30日至8月8日,共10天。

末伏:2025年8月9日至8月18日,共10天。

今年三伏是从7月20日开始,到8月18日结束,共计30天。相较于去年40天的天数,今年天数要少一些,但这不意味炎热的天数会少。那今年三伏天会非常炎热吗?



那么今年三伏天会非常炎热吗?

今年是“晚入伏”

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入伏时间分早晚,而今年就是晚入伏的年份。像我们前面所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的时间,通常夏至到第三个庚日之间一般为20天到29天的天数,如果夏至后20天到24天即入伏,就是“早入伏”,而如果夏至后25天到29天入伏,那就是“晚入伏”。

今年夏至是在6月21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7月20日,它们之间的天数为29天,所以今年就是“晚入伏”,我国民间就有“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热死牛”,意思是如果入伏时间较早,那么整个三伏天可能相对凉爽一些;如果入伏时间较晚,三伏天就可能会特别炎热。



今年是“秋包伏”

我国民间还有“秋包伏”和“伏包秋”的说法。“秋包伏”指立秋节气在末伏之前到来,即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时间,整个三伏天被包含在立秋节气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就好像秋天 “包裹” 着伏天一样。“伏包秋”指立秋节气正好在末伏的第一天,或者立秋之后紧接着就是末伏,伏天在立秋之前已经基本结束,仿佛是伏天 “包裹” 着秋天到来。

2025 年的立秋时间是8月8日,末伏从8月9日开始。由于末伏在立秋之后,所以是秋包伏。按照民间说法“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凉悠悠”,再加上2025年入伏时间晚,且逢农历闰六月,可能会让炎热的感觉更加明显。



今年三伏虽然只有30天,但根据今年三伏的起始特征和民俗说法,今年的三伏天会很炎热。不过,这只是一种经验性的总结,具体还要看天气预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