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升级的党群服务站、居民参与设计的楼道小景、修缮一新的农耕文化展示馆、全新投用的村民会所……过去一年,马桥镇多个居村实施了“微改造”“微更新”,细微之处的变化,不仅美化了环境,升级了设施,还完善了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家门口的“小确幸”,如今触手可及,居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切实提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可喜的变化,感受马桥镇居村的新风貌吧!

金星村


升级后的乡村卫生室增设了中医门诊、治疗室、药房,为广大村民朋友提供中药、针灸、拔罐、艾灸、理疗等医疗服务,满足了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村民还可以在这里签约家庭医生,享受慢病长处方、延伸处方、分级转诊等一系列贴心服务。

民主村


改造前


改造后

民主村农耕文化展览馆是一座承载着农耕文明、展现村情风貌与民俗文化的乡村殿堂。自开馆以来,这座展览馆已走过了七个春秋,馆内部分设施老旧。此次提升改造不仅是硬件设施的更新,更巧妙融入了“孝文化”与“廉文化”元素,赋予展览馆更深厚的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

走进修缮后的展馆,仿佛置身于一幅农耕文明的画卷中,各类农耕展品无不诉说着乡村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魅力。让参观者在感受农耕文化的同时,也能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吴会村


吴会村开展了闵开发西区翻荒地整治工作。整治伊始,村委会便展开了“地毯式”排查,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精准锁定违规开垦土地的位置和范围,绘制出一张清晰的“问题地图”。在此基础上,精心制定“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整治方案。

为凝聚整治合力,吴会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和平安志愿者组成“生态护卫队”,深入整治一线。整治后的闵开发西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友好村


友好村村民的家门口多了一处多功能的村民会所。这处多功能村民会所于202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交流的“新”天地。会所不仅外观大气美观,内部更是补足了村民们多样化的需求,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村民之家”。

与此同时,友好村还将目光聚焦于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关键小事”。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问题,村委会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最终在交通便利、居民集中的两个小区内,新建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车棚。这些车棚不仅配备了智能充电设备,还安装了消防设施,既方便了村民充电,又消除了安全隐患。

元景苑


“楼道经过更新后漂亮了,也不再光秃秃了!”走进元景苑小区的楼道,居民们普遍表示光鲜了很多。元景苑居民委筹备组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美丽楼道”建设。

通过居民投票、科学选址,在4、6、30、32、37、39、41号楼7个门厅,以“美好社区幸福家园”为主题,发动居民参与楼道设计,共同布置楼道小景,打造出体现小区文化和景观特色的“美丽楼道”。通过楼道“微改造”,激发了居民参与自治的热情,增进了邻里交流,也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富文苑


改造前


改造后

富文苑居委会筹备组以“美丽楼道”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居民参与自治工作。通过组织开展“我有一个大大的梦想”儿童友好工作坊,以“大手牵小手”手工制作“梦想盒子”,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共商共治共建为社区儿童营造出更加温馨和谐的成长空间。

同时,挖掘出社区青跑达人,带领社区居民组建起了“睦邻青跑团”,传播着“热爱运动、健康生活”的理念,用一张张充满活力的照片,在楼道内展现了社区跑友们奔跑的英姿、欢聚的笑脸。

茜昆居民区


改造前


改造后

茜昆居委会本着“不仅要打造优美的社区环境,更要传递好社区文化”的原则,在充分开展问需于民的基础上,对原先破旧的宣传栏主题板块进行“微更新”,以便居民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

乐康苑


改造前


改造后

乐康苑开展的新一轮“百草园”计划,为社区注入了一股清新的自然气息。通过“一米百草园”补种活动、“乐康百草园”营造活动以及“暖暖百草箱”体验活动,旨在通过绿植“微更新”的方式,打造一处独具特色的社区景观。

专业导师带领社区百草师和居民们共同参与,从搭建种植架到栽培各类草药,每一步都凝聚了大家的智慧与热情。经过精心营造,一片集草药种植、科普教育、休闲观赏于一体的“暖暖百草园”逐渐成型。园内不仅种植各类常见草药,还设置了介绍草药的标识牌,让居民们在观赏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实用的养生知识。

保利雅苑


改造前


改造后

保利雅苑居民区党组织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巧妙利用社区公共空间资源,精心打造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党建文化长廊。

这条党建文化长廊让红色文化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景城和苑


改造前


改造后

景城和苑居民区党群服务站焕新升级,打造了初心家、共享家、服务家、社创家、温馨家、活力家以及和院—街区客厅等空间。

和院—街区客厅是此次改造的一大亮点,通过将党群服务站的南向庭院门打开,不仅打破了与对面富文苑的物理壁垒,更使得这里成为了整个银春街区的“会客厅”,充分促进邻里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

联颂居民区


依托“联颂雅集”社区合伙人项目,联颂居民区党群服务站持续优化提升功能,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征集居民需求,合伙人们链接资源,将文娱活动与阵地建设有机融合,助力打造自治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

景城馨苑


历经2个月的改造,景城馨苑党群服务站迭代更新。通过对儿童活动空间的拓展,改造后的绘本阅读区给孩子们搭建了学习娱乐的空间。

同时,党群服务站兼顾到社区老年群体的需求,专门开辟一个共享空间,给予老年人常态化开展合唱队、舞蹈队、沪剧队、腰鼓队等文化团队活动;根据节气与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特别开设了健康养生讲座、手工品制作、公益节便民等活动,让老年居民乐享银龄生活。


供稿:马腾平

编辑/初审:林心怡

复审:石思嘉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