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学院接驳巴士。
3月27日,广东白云学院北校区(下称“白云学院”)西门外,黑车拉客的情况长期存在。虽然,近期增设了接驳巴士,加之交警执勤,黑车数量减少。但是,接驳巴士一周只开三天,公交等候时间长,附近基本无共享单车,学生出行“最后一公里”瓶颈依然难破。3月28日、3月29日,南方都市报连续报道此事。对此,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回应南都称,下一步,将会同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加强与校方沟通联系,在不突破白云共享单车配额指标的情况下,增加钟落潭区域的共享单车投放。同时,督促公交运营企业加强区域客流监测,采取加开短线、加密发班等措施,更好服务学生出行“最后一公里”。
网友:
“学校可买中巴 实行小程序预约制”
“不只是白云学院,14号线上的仲恺农工业和机电工贸全是这种类似情形。”“马沥地铁站也很多,司机不系安全带,也不等红绿灯。”在多个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也引发网友们的热议,有网友在留言中提到不少地方也有类似的现象。
“其实学校可以买辆19座二手中巴车,实行小程序预约制,根据预约每隔半小时或者15分钟乘车,1.8公里可以参照共享电单车价格4元/人,这样既能分析师生报名情况合理安排车,也能够缓解学生压力。”有网友在评论区提出了不少解决办法,“仲恺也是,其实本就可以在钟落潭高校园设立一个地铁入口,既解决机电出行,又解决仲恺出行。”
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加强管理,“对待这种问题就不能够单纯地一刀切,与其打压黑车不如加强对他们的监管,这样才能够为更大部分人带来便利和安全。”也有网友认为,合理规划是解法,“主要就是缺乏相关部门的合理规划,有了更实惠安全的出行方式黑车问题自然会被淘汰并解决,但在此之前只一味地打压黑车受伤的就只是学生而已。”“光禁没用,需求是刚需,为什么不把站台设在西门,也可以解决部分需求。”
学生:
等巴士40分钟 希望投更多共享单车
报道刊发后,有白云学院学生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出行依然很麻烦,该学生表示,接驳巴士确实给他们提供了多一种出行选择。但是,由于巴士集团以盈利为目的,具体发车时刻会受到乘车学生数量的影响。该学生解释称,“尽管接驳巴士的班次表显示20分钟发一趟车,但我上次却等了40分钟才发车,原因可能是前面一班车没有人坐。”因接驳巴士不准时发车,仍有部分学生选择直接乘坐黑车。有其他学生指出,尽管黑车乱象改善了不少,但黑车司机拉客时依然存在不安全的驾驶行为,“特别是周末晚上,接驳车停运后,黑车的行驶速度比以前更快了。”
不过,在新和地铁站站口,有学生发现越来越多人主动拒绝乘坐黑车,选择找人拼车回校。3月29日,有学生在白云学院正门发现了两辆共享单车,希望能有更多共享单车能够投放至白云学院。
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
增投钟落潭区域共享单车
督促公交公司加开短线
对此,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回复南都称,白云学院北门设有公共汽车广东白云学院(钟落潭校区)站,现有公共汽车650、826路,均能接驳地铁14号线。其中公共汽车650路核定发班标准为高峰期不大于15分钟一班、平峰期不大于20分钟一班,826路核定发班标准为全天60分钟一班(逢整点发班)。综合来看,白云学院站公交日常候时约20-30分钟。此外,针对该校师生出行需求,公交运营企业于2025年3月7日开行了学校西南门接驳地铁14号线新和站的定制公交,目前逢周五、周末运行,采取现场滚动发班。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表示,相关执法部门一直对非法营运车辆进行打击和治理,但效果还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有市场需求。白云学院门口公共交通不太发达,学生出行不方便,为非法营运的车辆提供了市场空间;二是部分车主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自己从事的是非法营运,或者认为违法成本低,也不清楚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非法营运行为具有高度流动性和隐蔽性,对于相对有限的执法资源,难以实现全时段、全区域覆盖监管,为提升打击非法营运的效果,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法规宣传,让广大驾驶员和群众明白非法营运的危害性,让群众自觉远离非法营运车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加强对重点车辆的排查监控。市交通执法部门加强与公安、交警、区交通管理等部门配合,建立情况通报和协同机制,提升打击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而学生们关心的共享单车投放问题,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回复南都称,下一步,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会同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加强与校方沟通联系,指导督促企业加强钟落潭片区及白云学院客流监测,要求在不突破白云共享单车配额指标的情况下,增加钟落潭区域的共享单车投放,更好地服务钟落潭区域群众及白云学院学生出行。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联合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会同公交运营企业加强与校方沟通,并督促公交运营企业加强区域客流监测,采取加开短线、加密发班等措施,更好服务学生出行“最后一公里”。
南都调研 总第629期
采写/摄影:南都“都市暗访”栏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