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又有一款新款的智商税,在各种奶茶店已经流行不喝乱七八糟的八宝粥一样的奶茶,改喝绿呼呼的饮料了。然后告诉大家一看就很健康。包括但不限于“羽衣甘蓝”等舶来品居多的蔬菜。这因为也有很多的营销号,在探店收钱推泼助澜。
羽衣甘蓝身份解析:
十字花科植物,因其边缘羽状深裂,有羽毛之感,故被称为“羽衣甘蓝”
品种繁多,按照用途可分为观赏羽衣甘蓝和菜用羽衣甘蓝。其实说就是观赏的多,好吃的少。
种植历史:
原产于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等地,已栽培几个世纪20 世纪后期,羽衣甘蓝在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有较多的栽培,但此时主要用于观赏,进入 21 世纪,美国兴起菜用羽衣甘蓝热潮。
食用方法如下。
一般做成沙拉鲜食,但有一股刺激性气味,味道较为苦涩;在家庭烹饪中,可将羽衣甘蓝整叶清炒、煎炸、烤制,也可将其用作涮料和配菜。
这东西真的很有营养吗?为了卖钱的话,肯定是这么宣传的。
很多商家说羊都不爱吃,所以说卖给人了。2024年7月,某茶饮连锁品牌推出“羽衣纤体瓶”,随后又推出“去火纤体瓶”等产品,让“超级植物茶”系列成为2024年新茶饮行业的现象级大单品,众多品牌跟进推出植物茶系列。
由于某知名茶饮品牌于去年推出的“纤体瓶”迅速风靡市场,显著提升了原本销售不畅的蔬菜一一羽衣甘蓝的市场价值。据行业粗略统计,当前市场上已有超过十家新兴茶饮品牌采纳“羽衣甘蓝”作为核心原料,累计推出了三十余款相关饮品,价格区间主要集中在人民币二十至三十元之间。然而,营养学专家指出,榨汁工艺往往导致羽衣甘蓝中的膳食纤维大量流失,且部分产品额外添加糖分,进而可能转化为高热量饮品。
进入2025年春季,“超级食物”概念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据记者采访了解,随着“轻养生”理念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饮品时,倾向于选择那些富含多样化食材的饮品,尤其是被誉为“超级食物”的食材(即具有高营养密度、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的食物),如羽衣甘蓝、姜黄、奇亚籽等。羽衣甘蓝原产于荷兰等地,后被引入中国进行栽培,并发展出多个细分品种。值得注意的是,颜色较浅的品种在榨汁市场中并不受欢迎,因其榨出的果汁颜色缺乏吸引力。
一位种植户透露:“自2024年10月起,我们开始种植羽衣甘蓝,曾一度因颜色浅的品种滞销而遭受损失,最终不得不将其淘汰。”
随着产品热度的持续上升,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随之激增。商户王杉杉表示,目前已有一家北方企业向其订购羽衣甘蓝,每月需求量高达六十余吨。“每车可装载九吨,我们将其存放在冷库中以备取货。此外,该企业还在考虑将部分果汁加工业务外包给我们,计划在原产地安装榨汁机进行深度合作。”在价格方面,王杉杉指出,他在山东种植的羽衣甘蓝目前批发价为每斤人民币3.5元(按吨计算),零售价为每斤5元;经过批发商转售给西餐厅、轻食店后,价格攀升至每斤15元;而新茶饮品牌则要求仅选用羽衣甘蓝的特定部位,去除根部,其采购价格高达每斤9元。相比之下,去年每斤仅售几毛的羽衣甘蓝甚至一度无人问津。
针对采用羽衣甘蓝作为原料的部分品牌,其主要卖点聚焦于低热量、高纤维及天然成分,并声称可通过促进消化及增强饱腹感来协助体重管理。
羽衣甘蓝与奇亚籽等成分在当前市场上备受瞩目。然而,经记者观察发现,多个品牌在饮品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羽衣甘蓝含量相对较少!
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进行询问时,茉酸奶方面透露,每杯饮品中羽衣甘蓝的添加量约为5克,以避免口感过于苦涩。茶百道等品牌亦承认添加量有限,但并未透露具体配比。羽衣甘蓝的核心营养素构成显示,其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及血脂水平,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并改善现代人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问题。
尽管如此,羽衣甘蓝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并无神奇功效,不应夸大其食用效果或宣传其具备治疗疾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羽衣甘蓝的摄入量相对有限。
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思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纤体”等宣传语缺乏科学依据,更多是商家利用特定营养物质进行概念偷换。同时,注册营养师李园园指出,羽衣甘蓝在蔬菜中的热量并不算低,但其多种营养素含量优异。
然而,若“新茶饮”为平衡羽衣甘蓝的口感而额外添加糖分,将导致热量显著增加,尤其是精制糖分的增加。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王思露还强调,羽衣甘蓝、奇亚籽、藜麦、姜黄、巴西莓、甜菜根等新鲜食品终究属于食品范畴,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效。在当前普遍存在的健康焦虑背景下,实际行动才是获取安全感的关键。健康的饮食应注重均衡,包括均衡饮食、加强运动及戒除不良习惯,而非盲目追求所谓的“明星单品”。
蔬菜就是蔬菜,它属于厨房。这种东西适合炒着吃,榨汁之后没了纤维,就会损失那些商家声称会有的好处。所以还是让它回到厨房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