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是一个i人,从城管工作的‘执法者’到街区工作的‘大管家’,在多重身份转换过程中逐渐e化......”对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孙巍来说,担任长宁区虹桥街道聚新第二街区党支部书记是一段从性格内敛的i人,逐步蜕变成为善于社交、积极主动的e人的奇妙旅程,充满了收获与挑战,从一个i人变e人需要几步?来听听他的故事。


e人通常喜欢冒险,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和机会。对于孙巍来说,2024年8月接到街区党支部书记这个“新剧本”时,内心满是忐忑,以往从事基层执法的围墙内工作,人际关系较为固定。如今,街区商户成为了工作对象,想要管理好街区,就得和商户们熟络起来,如何扮演好新的角色,像是一场“社交挑战”。

聚新第二街区有70家沿街商户,分布在5大路段,从餐饮到商超,再到蔬果店应有尽有,业态丰富多样。摸清街区商户情况,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没有经验?那就从零开始。前期,孙巍跟着网格长和带教书记一起走访商户,现学开场白以及沟通的技巧,第一次以“新”身份走访,难免有点紧张,但看到商户们耐心听他介绍,这才渐渐放松了下来。随着走访次数增多,他越来越熟练,不仅能和商户们畅快交流,还能主动询问他们的经营状况和遇到的问题,勇敢 “走出去” 成为了他从“ i 人”迈向“e人”的第一步。



e人勇于表达与分享,交流时用满满的热忱拉近彼此的距离。为了更好地服务商户,街区支部精心准备了网格服务联系卡,采用类型包干与路段包干结合的方式,送到辖区每一位商户手上,网格服务卡上收录了党建、营商、市场、公安、城管等各方支撑力量的联系方式,进一步拓宽商户诉求渠道。有一次,安顺路168号海鲜生鲜超市老板向他抱怨,店门口经常有推销人员“加微信送蔬菜”,影响其蔬菜经营的生意,通过“联系卡”反映后,网格内部立即安排城管中队到场处置,让商户的需求和困难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才是网格与街区支部最好的名片。”为了更高效地收集商户诉求,他建立了线上“安顺路商铺联络群”,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很快,群里就反映出一个大家都头疼的问题——安顺路沿街商户白天客户到店停车难。孙巍立刻上报到网格,联动对接“安顺路亲情街区”的5个居民区共同协商,形成错峰停车的解决方案。


e人善于主动出击,率先迈出行动的步伐。孙巍深入了解街区工作后发现,光靠被动收集诉求远远不够,需要更好地发挥网格支撑力量的保障作用,实现“街事街议、街事街管、街事街办”。支部依托网格党建联席会和网格治理委员会,推动党的工作和行政工作同向发力,从“被动”等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这一转变赢得了商户们的信任和支持。


“和商户们深入沟通后,我更加理解他们的不容易,我的目标就是尽我所能,让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孙巍坚定地说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积极“牵手”各职能部门,和辖区内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建立联系,实现共治共享。在虹储居民区开展的“国际志愿者日”活动中,他为商户们联系展位,让商户现场提供健康检查、测量血压等服务,通过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不仅给商铺涨了知名度、带来客流量,还让商户们对街区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看着商户们满意的笑容,孙巍心里满是成就感,从最初努力沟通解决问题,再到现在自如地组织协调各类活动,他彻底完成了从i人到e人的转变。


来 源|上海长宁城管

校 核|沈晓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