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当三月的暖风拂过七里山塘的青石板,河畔垂柳已裁出半寸金缕,雕花楼前的玉兰树擎起满枝素盏。2025年3月28日清晨,山塘雕花楼美术馆的漏窗里飘出缕缕墨香,一场水墨雅集正在粉墙黛瓦间悄然铺展。由苏州国画院主办的"听枫读画·江南春好"系列展览,恰似一柄展开的传统折扇,将千年山塘的文人雅韵与当代画家的笔墨气象徐徐呈现。



山塘中心小学“乐天”国画社的小社员们在许凯校长的带领下也欣然闻讯而来,与大师们一同参与画展开幕活动。几位小画家跟随大师们的脚步,驻足流连于古建画廊之间,赏园林疏影,于檐角花光之中感受“吴门雅境”在当下的延续与回响;还不时地向画家们请教画作的笔墨章法,技法的审美取向。

此次展览特邀九位吴门画坛名家联袂献艺,特邀李亚光、贾俊春、鞠崧楠、孙宽、苏锐、华彬、张娟、方向乐、陈三石九位画家参展。他们皆承新吴门之风,或师造化,或溯古意,作品涵盖山水、花鸟、人物诸类,于尺幅之间写春山烟雨,绘江南风致,笔下景象与心绪交融,展现出传统绘画在当代语境下的生动图景。山塘中心小学的小画家们仰头观画时,阳光正透过雕花楼的天井斜斜洒落,画中山水与楼外实景虚实相生,恍若步入古人画境。



老师,您看假山上画的这笔飞白,是不是像白鹭掠过水面?"金心雯踮着脚尖,指着方向乐先生太湖石假山图中的线条发问。这位斯文秀气的江南小姑娘,前日刚在社团课上摹画写意花鸟和山石技法,此刻目睹大师的笔墨线条,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的惊喜。边上的画家闻言,俯身以手指示范:"你看,运笔时手腕要松,像春风拂柳……"仿佛手中的笔锋在宣纸上拖出了丝丝白痕,恰似山塘河中摇橹荡起的涟漪。
山塘中心小学的"乐天"国画社,其名取自白居易"乐天知名"的襟怀。这所小学是山塘街上一所具有113年历史的百年老校,承千年山塘气韵,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学校主旨。学校枕着山塘河而建,周末时国画社团的老师常带孩子们在山塘各处角落中采风。比如在山塘街古戏台前写生,飞檐翘角上的蹲兽,美人靠上斑驳的雕花,都成为童稚笔触下的水墨语言。去年儿童节时,学校社团的小画家与书法社的小书法家一起举办了“小树种山塘”书画联展,在广济北路和合博物馆展出了一百件作品,为期两个月,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好评。



山塘中心小学的小画家们于画卷中行走、在楼台中驻足,体会了一场属于江南、属于春日,也属于山塘的美好相遇。今年适逢白居易开山塘一千两百年整,白公修完山塘说“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这次展名为“江南春好”。一千二百年,江南春正好,何其应景。

时近中午,山塘中心小学师生沿着山塘街返回学校的途中,同学们不时被道路两侧云集的摊贩吸引,许凯校长对同学们说道:"画家除了创作者,也是观察者和记录者。白公笔下的山塘是诗意的栖居,而我们笔下的江南,则是流动的生活史诗,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属于你们的山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