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年,合资品牌几乎统治了中国车市。
但现在,一场悄无声息却波澜壮阔的大洗牌,正在彻底改变一切。
新能源崛起,自主猛攻,曾经的合资优势正在一点点被吞噬。
不夸张地说,这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逆转时刻”。
而在这场逆转中,有“4个品牌”正悄然走向边——中国人可能正在抛弃他们。
首先,就是斯柯达汽车。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曾经主打性价比,和大众“一个娘胎”的斯柯达,现在在街头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倒不是说它突然变差了,而是——没人在意它了。
这是最尴尬、也最致命的“死亡方式”。
你说它配置低吧,它不低;你说它油耗高吧,也没有;你说它质量差?
其实它很多零件跟大众共用,毛病也没多离谱。
可就算这样,中国人还是不想买了。
为什么?
因为这个市场,早就不需要一个“廉价版大众”了。
在电车遍地、国产疯狂堆料的今天,一个“老实本分但又毫无惊喜”的品牌,很难再激起消费者的兴趣。
也正因为如此,2025年2月,整个中国市场,斯柯达销量只有847辆。
这不是一款车,这是整个品牌!
考虑到这个趋势,和大众的其他品牌合并,或者说退出中国市场,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了。
其次,就是标致汽车
说实话,要不是路上偶尔还能看到几辆老款308、408,很多人甚至忘了——标致这个品牌还在中国卖车。
它不是没在卖,而是卖得太寂寞了。
2025年2月,整个中国市场,标致只卖出了733辆。
不是某款冷门车型,是整个品牌!
如果说斯柯达是“被市场遗忘”,那标致就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边缘人”。
曾几何时,法系车在国内是有粉丝的——设计独特、底盘扎实、操控有味道。
但问题是,他一直把自己当成艺术家,却忽略了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
空间、智能化、舒适度、可靠性,还有售后服务。
于是乎,总是端着,端来端去,就成了市场的边缘车了。
再次,则是捷豹汽车。
讲真,最早听到这个名字,我就觉得是豪车。
事实上看,人家也真是豪车,还是比 bba 更有底蕴的品牌。
可惜的是,这个有底蕴的品牌,整个2025年2月,在整个中国市场只卖出415辆。
你没看错,就是415辆。
倒不是它产品力不行了。
而是 BBA 现在降得太狠,新势力又打得太猛。
再加上他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自视甚高,所以也没调整过来。
销量方面,自然也就崩得比想象中快。
最后,就是英菲迪尼了。
如果要评个“最让人唏嘘的豪华品牌”,它绝对能进前三。
当年很多人对它寄予厚望:
日产背书、操控出色、设计年轻,主打就是个“不撞脸的豪华”。
一度被称为“平民中的跑车梦”。
但现在呢?
2025年2月,整个中国市场,英菲尼迪只卖出了72辆。
这个数据,别说是豪华车了,甚至连一些卖“老年代步车”的小厂,一个小时都不止这个数。
至于说它为什么不行了?
原因其实也不复杂,一方面,就是产品更新太慢了。
像抛开进口车不谈,这么多年了,国产还在靠Q50L和QX50两款车打天下。
关键是Q50L自2014年国产至今,没有进行过实质性换代,技术依旧停留在过去那个年代,各方面都严重落伍了。
图片加载中…
另一方面,就是服务不给力。
说白了,就是车辆的维修难,维修慢,浪费时间。
当然,你也不能怪它,因为从整个产品定位来看,投入不高——经销商也没辙。
加之保值率越来越低,所以销量也就一天比一天差了。
参考这个情况,很有可能是最近几年内,最先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
总的来看,这4个品牌的命运,有点像一个落魄贵族的晚宴。
桌布还铺着,银器还亮着,音乐也在继续,但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他们不是没机会,而是太久没睁眼看这个市场的变化。
当中国品牌已经在10万级搞激光雷达、800V快充的时候,它们还在讲“情怀”“底盘”“经典血统”。
就别怪消费者无情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