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s://data.ks.gov.cn/kss/c113206pu/202206/8f5fefc1ea004525aba60acc96da76bd.shtml
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保护与传承昆山方言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方言是所在区域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之一,反映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与表达习惯。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提出的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要求,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近年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昆山方言的保护和弘扬。
一、出版以昆山方言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书籍。自2007年起,开始组织学者、专家收集资料,先后编辑出版了《学说昆山话》《昆山民族民间文化精粹•文艺卷》《昆山民族民间文化精粹•语言卷》等系列丛书,使广大学者可以有书可依,规范学习昆山方言。
二、公布与昆山方言有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昆山文化,使昆山方言得到保护并传承下去,2007~2013年分4批公布了6个用昆山方言进行表演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别为花桥江南丝竹、昆北民歌、昆曲、锦溪宣卷、张浦民歌和巴城宣卷。
三、开展以昆山方言为主体的非遗传承活动。在全市各中小学成立了21家“小昆班”,教授学生唱昆曲;每年举办“昆曲艺术”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活动;2016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长三角民歌邀请赛,至今已举办了5届;2015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小学生昆山话讲昆山故事比赛活动,至今已举办了3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播活动,为保护和弘扬昆山方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了方言的使用率。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外来文化的融入,在现在的青少年群体中,讲普通话越来越多,昆山方言使用范围和频次大幅缩减。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通过多种举措加强昆山方言的推广应用,唤醒民众的保护意识,使昆山方言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得到保护弘扬。
一、强化顶层设计。一是在学习借鉴上海、苏州等地传承保护方言的基础上,结合昆山实际,联合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推进出台《昆山方言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昆山方言保护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二是积极发挥文体广旅局职能主导作用,每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中列出昆山方言防护专项经费,助力用昆山方言讲好昆山故事,传播昆山文化。
二、加快对昆山方言的挖掘整理。对昆山各地方言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动态普查调研,着重分析研究不同阶层、行业、年龄人群使用昆山方言的状况。挖掘和整理昆山现存神话、传说、民谣、古谚以及戏曲、传统说唱艺术中保留的方言内容。以保存全面保存昆山方言为宗旨,推进全市方言语音建档工作,对方言语料进行全面记录整理,出版更多介绍昆山方言的地方传统文化书籍。
三、营造方言保护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各种媒体平台,宣传保护昆山方言的重要意义,营造全社会重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实施方言进校园工程,继续在学生中开展用昆山话讲昆山故事比赛等活动,提高中小学生使用昆山话的能力。试点开展昆山方言教学工作,利用昆山开放大学资源选择3所小学及1所外来工子弟学校开设昆山方言选修课,为新昆山人讲好昆山话创造优良条件;与图书馆联合举办大型昆山话诗歌朗诵会,增强昆山方言的影响力和民众学习昆山方言的积极性;借助社会力量,举办形式多样的昆山方言培训班及公益专题讲座,扩大方言使用范围。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适时推进成立昆山方言保护研究中心,制定方言人才培养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开展方言保护人才培训,积极吸收民间保护力量,招募昆山方言保护志愿者,招募昆山方言保护发言人(包括老年男性、青年男性、老年女性、青年女性),形成“专业+民间”的方言保护和研究人才格局,广泛宣传昆山方言知识和拼读方法,让更多人了解昆山方言和昆山传统文化。
(此件公开发布)
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2年5月27日
吴语区:
2024年:
2023年:
2020年:
2019年:
其他地区:
2024年:
2020年:
新闻消息:
2016年:
《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作者:神样胡桃
留言
点击“阅读全文”进入吴语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