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封禹王台区这片街巷交织、烟火升腾的土地上,基层治理的脉络如同一幅细腻的民生图卷徐徐展开。禹王台区检察院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立足区情,精准发力,让法律监督如春风化雨,润泽百姓心田,于基层治理的细微处,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我们深知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关乎群众权益之事无小事。”谈及工作时,禹王台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孔浩介绍,为打通法律监督与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该院精心布局3个基层法律监督联系点,聘任30余名信息联络员,收集各类监督线索260余条,其中成功监督成案120余件……每一个数字背后,皆是该院为百姓倾心服务的滚烫印记,见证着为民初心的坚守,为全区的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动力,让这片土地增添和谐之美。
排忧解难润心田
2月18日,禹王台区南郊乡“三结合”基层法律监督联系点暖意融融。信息联络员张龙正与前来咨询的群众热络交谈。提及前不久的一起刑事申诉案,张龙言语间满是感慨。
小刘一家的遭遇令人揪心,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因车祸骤然离世,年逾八十的奶奶需要人照顾,母亲失去经济依靠,妹妹还在求学,生活瞬间陷入困境。肇事人虽已被判刑,可其名下毫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赔偿成了泡影。走投无路的小刘来到法律监督联系点,找到了张龙。张龙不敢耽搁,迅速将情况反馈给禹王台区检察院。
该院当即行动,进行细致调查核实。经严谨研判,原案判决量刑并无不妥之处。为解开小刘心结,该院邀请人大代表、律师、法律监督信息联络员等齐聚一堂,召开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检察官通过类案比对,深入浅出地释法说理,一步步解开小刘的心结。考虑到小刘家庭因案致贫的艰难处境,该院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申领司法救助金;联合妇联、社保等部门,为小刘一家提供心理疏导,推荐就业岗位,开启多元帮扶之路,照亮了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如今,这个小小的联系点已成为周边群众遇到难题时的第一求助站。法律监督在群众家门口稳稳扎根,绽放温暖光芒。”张龙说。
普法宣传接地气
于铁山是南郊乡“三结合”基层法律监督联系点的信息联络员,也是深受群众信赖的“一贤三老”之一。
“能够成为群众的传声筒,助力收集法律监督线索,我打心底感激检察机关搭建的这个宝贵平台,让我的老年生活更有价值。”面对河南法治报记者的采访,于铁山感慨万千。
在一次闲聊中,于铁山听闻邻居和周边好几户人家,都准备将养老钱投进一家公司。凭着多年阅历,他断定此事有诈,赶忙劝阻,可邻居被“高额利息”冲昏头脑,不为所动。紧急时刻,于铁山想起检察院的叮嘱,迅速拨通电话反映情况。
第二天一早,检察官就赶到现场,召集群众开展法律知识小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老土话”详细讲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危害,用一个个真实惨痛的被骗案例,为群众敲响警钟。“咱们辛苦了一辈子,养老钱攒得不容易,可千万得捂紧口袋,别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这句朴实的话语深深印在群众的脑海里。大家幡然醒悟,纷纷庆幸及时止损。
“‘三结合’基层法律监督联系点就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咱家门口的‘检察院’,有事儿找它,准没错!”于铁山赞叹道。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