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识佳作、成语竞赛……近日,2025年长宁区“国风中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暨非遗进校园活动来到延安实验初级中学,带领学校师生们走进“博古画”的世界。
由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和区文旅局主办的2025年长宁区“国风中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暨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来到长宁校园,通过“非·长”传习工坊的形式,帮助广大未成年人深入学习了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此次活动邀请了海派博古画代表性传承人、文物鉴定师孔成,为学生们带来了主题为“海派博古画的故事”的讲座。讲座伊始,孔成简述了博古画的概念,“博古画是一种以器物图形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图画形式”。随后,便开展了成语竞赛,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博古”的了解,“请列举一下包含‘博’‘古’两字以及其他有吉祥寓意的成语”。台下学生们立即思索:博学多闻、古色古香、博古开今……一个个成语竞相而出,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中,孔成不仅详细介绍分析了博古画的绘画特点、艺术成分、画中寓意等,还从中国历朝历代博古画的演变和发展,细说到画中古代器物的制作材料,时而用一些成语、古诗词穿插其中;同时,还介绍了一些海派博古画的知识,比如,沪语中的“八”与“百”是谐音,因此一些绘画的取名显得尤为讨巧。
生动有趣的讲座,让学生们既对博古画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语言文化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学生小宋说:“老师讲得非常有趣,让我了解了海派博古画里有着各种元素和寓意,特别是聊到他的亲身经历以及他祖父的一些画作时,让我对博古画有了更多具体的认识。”小宋表示,听完讲座后很受鼓舞,想要多学习成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相信对我的成长会很有帮助!”
同样对成语有了更多兴趣的还有学校老师,“听了今天的讲座才知道,传统文化中的博古画,蕴含了这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韵味,原来还可以用成语去解读画中事物的美好寓意。”学校活动负责人陈老师表示,“我觉得,今天的讲座是一次非常好的文化普及,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撰稿/摄影:陈容超
编辑:陈 莎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