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二期工程全面开工。
罗泾港区改造工程充分利用深水岸线资源,将原来有污染、高能耗的煤炭码头、矿石码头及原油码头提升为绿色、低碳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改造工程分期建设,目前罗泾一期工程已于2024年8月7日开港运营,设计年通过能力260万标准箱。二期工程全面开工,设计年通过能力140万标准箱。二期工程建成后,与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一体化运营。
根据集约化利用码头岸线原则,罗泾二期改造后码头平面呈“F”形,分前、后、内三档布置:前档建设1个10万吨集装箱泊位,后档建设2个1万吨集装箱泊位,内档建设1个1万吨集装箱泊位以及配套工作船泊位,岸线总长度1202.9米,陆域面积29.50万平方米。
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布局,是实现上海港转型升级和提升服务能级的核心工程之一。
二期工程延续了一期工程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营运管控系统(NEO-TOS),以自动控制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为依托,集成应用F5G、5G、车路协同、高精度融合定位等技术,全面实现码头设备的智能化运转;优化“长引桥、岸线一线三用”码头布置模式,集约利用宝贵的深水岸线资源,进一步提升全自动化装卸作业效率;构建港区清洁用能体系,打造近零碳港口、零排放港口;拓展集装箱货种种类,实现更全品类集装箱装卸作业。
项目的建设是通过布局优化推动老旧港区功能转型的重要实践,将形成高质量推动国内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核心技术的示范应用,将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港口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从而更好地服务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社会发展。
精彩看点
魔都这个热门码头附近竟有“粉色长廊”!乘坐这些轨道交通线路直达!此外周边还有......
2025年上海市促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创新项目申报已开始!申报方式看这里
4月4日为客流最高峰!长三角铁路清明小长假预计发送旅客1760万人次
上海市交通委宣传展示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