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上海发布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

对于电动车以旧换新的市民

给予一次性购车补贴500元


当时不少市民

拍手称快!


然而,政策实施半年

记者走访了浦东、闵行、普陀

多个区的十几家

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

却发现新政的落地效果

似乎不如预期

购车的市民少

不少商家也不愿意售卖

这是为啥?


走访中

多家电动自行车门店都贴着

"以旧换新,政府补贴500元"的海报

冲着补贴而来的消费者却很少



自2024年10月

补贴落地至今

全上海的交易量,不超过3万辆

而全上海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

有1000多万辆

每年的销售量也超过百万辆


店家介绍,要享受到"以旧换新"补贴,消费者必须提供旧车,还要上传身份证、发票等相关信息,这一步就已经拦住了一部分人。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推行

除了刺激消费

也与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

锂电池爆燃问题突出有关

希望能促使消费者淘汰老旧超标车

更换符合新国标的车型

来提升安全性能

但每个品牌的"补贴车型"相对有限,符合新国标的车辆,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km/h

而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者中不乏快递、外卖人员,对他们来说,速度才是最大吸引力,因此不少人宁可放弃补贴购买非标车。


有店家表示,国补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换时速25码的电动自行车,将超标车换成正常的车。而作为店家,平时不会进25码的电动自行车,因为拿来根本卖不掉


同时,销售门店的积极性也不高。因为根据流程,店家得先垫付以旧换新补贴的500元给到消费者,事后,再将相关信息输入政策实施平台,再等候国补发放,花钱还费时费力,吃力不讨好。


如果消费者明确要求走以旧换新,有的店家还会索性抬高车价



不止如此

旧车处置环节也暗藏玄机

如果走以旧换新,那么旧车要进入指定回收企业进行拆解回收。除了国家补贴的500元之外,旧车的残值也会按照电池情况,按60元到320元不等的五个档次给到消费者。但对店家来说,毫无收益。


而实际上,不少店家自己有一套成熟的二手车灰色产业链,比如,他们花600元回收消费者旧车后再卖出,通常可以卖到一千出头,中间就能赚取五六百元的差价


店家表示,走国补的话,旧车残值只有200元,如果卖给国家指定的回收企业(即第三方),能多卖500元。

而老百姓也会算一笔账:如果旧车直接卖给店家,能卖到600到700元,比拿以旧换新补贴,还能多出一两百。


潜在利益的驱动下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

叫好却不叫座

有专家建议,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来刺激消费者和店家的参与意愿。


洪程栋 市人大代表:回收条件要越简单、越简便越好,只要车主承诺车子是他自己的,就都应该享受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罗甲裔 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如果国补跟市补能够结合起来,或者是政企相补,那力度就会比较大。

目前看来

新政在落地中还是遭遇了一些阻碍

如何让“以旧换新”新政能叫好又叫座

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并优化

你以旧换新了吗?

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

欢迎评论区讨论分享!

本文来源:新闻透视、新闻坊

微信编辑:安通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