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天工上巳游园会 津门非遗进校园”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日活动火热启幕。该校团委联合南开区、西青区团区委共同打造的非遗展演及互动体验,吸引了众多师生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见证古老技艺与现代青春的激情碰撞。

文艺展演中舞龙表演率先登场,腾跃翻滚间尽显阳刚之美;天津霍元甲文武学校带来的武术展演刚柔并济,一招一式传递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乐器张”第四代传人张雨执传统奚琴领奏,悠远琴音令全场屏息凝神;汉服社成员化身“十二花神”,衣袂翩跹间演绎四时芳菲的浪漫典故;中外学生联袂献唱的《上春山》,传递着中国传统节令的诗意欢愉;“一带一路”文化角内,留学生们体验剪纸、书法,用中文写下“我爱中国”。


活动现场,32个非遗市集展位沿广场依次排开,宛如一座流动的“国风市集”。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等12项天津本土非遗项目集体亮相校园,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技艺精髓。“勾线、套色、拓印,每一步都讲究耐心,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传承人一边示范一边感慨道。游园打卡更是成为全场焦点,汉服社“霓裳华服”体验区人气爆棚,改良款马面裙、圆领袍成为热门选择。人文学院学生张悦说:“穿汉服不仅是潮流,更是对历史的致敬。”师生们手持集章册穿梭于市集间,漆器书签、扎染方巾等文创礼品供不应求,青春的热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据了解,此次活动南开区、西青区团区委精选了11项非遗项目,与校内9个文化基地展开深度联动。“非遗不仅是技艺,更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该校团委副书记胡洋表示,未来学校将深化“非遗进校园+研学实践+文创开发”的全链条育人体系,让广大青年成为文化传承的主力军。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杨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