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楠


溧水经开区召开智能家居产业链党组织工作推进会。受访者供图

南京溧水经开区16公里长的新能源大道上,长安汽车、金龙客车等157家新能源汽车链上企业集聚成群。这条火热产业链的背后,还有一条“红色纽带”——产业链党组织。

一头连着组织,一头连着产业,这是党建工作新的延伸。近年来,在溧水区委“两新”工委的指导下,溧水经开区不断做实做细链上党建,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助力产业链聚势提能、攀高向新。

“红色堡垒”建在一线

走进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的国家级5G工厂,一辆辆深蓝S07新能源汽车源源不断地从这里下线。截至2月底,已有2647辆“溧水造”长安汽车发往阿联酋、澳大利亚等33个国家和地区。

“工厂建设背后,其实有一段‘红色故事’。”南京长安汽车党务管理专家张瑶说,2022年建厂之初,由于参与主体多,存在协调难度大、沟通时间长、决策审批流程繁杂等多重挑战,加之环境复杂、限电、高温天气等不利因素,严重影响了项目施工进度。

为了项目顺利推进,区委“两新”工委实施国企民企“红链计划”,推动溧水经开区规划建设党支部、溧水经开集团第三党支部、南京长安汽车党委、中冶建工南京长安新区项目党支部四方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成立临时党支部,以党建牵引带动各方力量,把成员单位有效聚集起来,形成项目建设的“红色动能”。

从开始筹备到召开临时联合党支部第一次党员大会,只用了两周。回忆起这段经历,张瑶感慨道:“当时工地特别热,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是在同一个目标、同一种信念指引下,大家都干劲十足。”最终,项目顺利在13个月内完成交付。

通过这次“硬仗”的磨合,党支部之间的协同对接变得顺畅。“不论是遇到了问题,还是业务发展上有了需求,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找到对接人。”张瑶说。

将“红色堡垒”建在一线工地,只是溧水经开区党建赋能产业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溧水经开区党工委采取“龙头企业党组织+上下游企业”模式,先后组建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制造装备、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链党组织,覆盖规上企业299家,统筹推动区域内、产业链条上党建联建,优化产业生态圈。

“共享机制”助力发展

前不久,在溧水经开区联合链上企业打造的“共享超市”中,江苏强龙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更新了主导产品动力电池箱体和整车零部件的信息。没过几天,链上企业易咖智车就主动来询问产品的具体情况,准备就车架系列产品本地化生产寻找合作供应商,双方一拍即合,现已完成初期数据对接工作。

溧水经开区党工委组织委员施时富介绍,2024年,为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溧水经开区在产业链党组织的基础上建立了“共享超市”。企业可以及时发布用工需求、原材料库存、生产订单安排等信息,实行“一日一更新”。此外,由骨干党员带头的统筹协调小组也会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链上企业员工短缺、库存稀缺、订单紧缺等问题,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截至目前,通过这个渠道已收集到企业问题302个、解决256个。

除了打通供需渠道,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溧水经开区还积极探索了“共享人才”机制。

张瑶介绍,为满足公司柔性化生产需求,南京长安汽车与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开展合作,以“订单班”和“产业学院”的方式构建生产技能人才发展体系,打造覆盖流水线装配、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工具运用等技能的人才“蓄水池”机制。目前,该机制已使得人员增补和优化的周期从45天压缩至30天,打通职校到入职的职业发展通道,留置率达70%以上。

以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为要,产业链党组织持续扩容。“产业链党组织内,不仅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还应有产业链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资源。”施时富说,目前,园区相关部门、社区、银行等机构也纷纷入驻组织,致力让辖区内外可以链动的资源实现共享,助力产业协同发展。

“三张清单”抓好党建

“你好,公司门口天桥上贴了不少小广告,能不能帮忙处理一下呀?”3月19日,南京市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刘志威向秦韵环卫公司反馈厂区门口天桥的卫生问题。1小时后,问题解决。

在刘志威看来,产业链党组织不仅能够赋能产业发展,也是企业日常管理的“好帮手”。“此前新能源大道上车企众多,早高峰期间经常有大货车临时占道停放,对骑行员工的通勤安全造成了影响。”去年12月,他在产业链党组织会议上反映了这个情况,不到一周,溧水经开区交警中队便安排交警于早高峰期间进行巡查,保障交通通畅,也降低了车祸风险。

抓好企业党建,做起来并不容易,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的施时富对此感触颇深。在他看来,基层党建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有的企业并不重视,“只有切切实实帮助企业解决了问题,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更需要多方协同,形成合力。为此,溧水经开区立足产业链党组织的优势资源,深化“企业点单+联盟派单+部门接单”助企服务模式,制定产业链企业需求、部门资源、行动项目“三张清单”,聚焦加强企业合作交流、迎峰度夏用电保障和贷款资金支持等较为集中的诉求,联合区工信、供电公司、农商行等部门,启动“产业链供需图谱”“智慧储能能源服务”“红色动力贷”3个行动项目。

为解决辖区内蓝领工人住宿难问题,溧水经开区还协调属地空港社区,建设公寓化管理租赁用房超过540间,自2024年4月投入使用以来已有406间入住,为南京长安汽车、江苏顺丰速运、西门子数控等多家企业员工提供了更便捷、更优惠的房屋租赁服务。

“通过‘党建引领+企业发展’融合共进的治理模式,我们将进一步在融入上下功夫,不断深化‘红色’产业链磁吸效应。”溧水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许金香表示,今年将继续围绕产业链党建,开展链上“红色智囊团”攻坚行动,打造要素整合“共享平台”,实行党建惠企“溧刻办”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