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南京都市圈的范围很大,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滁州、芜湖、马鞍山、宣城和常州的溧阳、金坛。

其不仅是最早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实际上也是获批中面积最大的都市圈,总面积达到了6.6万平方公里。



远超后来批复的都市圈,比如批复的合肥都市圈为2.49万平方公里。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提到,要构建“一极两区四带多组团”的都市圈空间格局,这里面一极指的是南京,而两区指的就是宁镇扬和宁马滁两个同城化片区。

而不管是“宁镇扬“还是“宁马滁“,南京六合、江宁和溧水都同时与这两个同城化区域直接接触。显然六合具备显著的南京北部门户功能,而江宁和溧水则都具备南京南部门户的功能。

01 南北门户

不过虽然都具备门户性质,六合、江宁和溧水却有着各不相同的特点。

如果大家注意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六合的道路交通网基本是放射性+环形的配置。所以不管是滁州、扬州、天长、仪征还是淮安、盐城等,基本上到南京市区的路径,和去六合城区的方向是差不多的,有较高的一致性。当然扬州或仪征也可以不通过六合城区,直接先过江到栖霞。

但如果目的地是南京真正的中心,比如新街口或元通,途经六合的方案反而是导航比较推荐的。时间和先过江到栖霞的方案几乎一样,但过路费却少很多。



走G328转G40再走和燕路隧道过江的免费方案,时间也仅仅比前面的路线多了一刻钟。显然在宁扬对接方面,六合发挥着重要的支点作用,优势明显。如果目的地是元通,依然是一样的结果,几乎相同的时间,但费用却少很多。



至于天长、淮安、盐城等与南京市区的对接,经过六合城区或附近的高速方案都是不可忽略的。即使有其他选择,你会发现经过六合城区的方案不管是路程时间还是费用往往都存在明显优势。



未来宁盐高速建成通车后,六合的交通枢纽属性还将会有更加强烈的表现。



滁州的城市区域其实并不大,建成区内一半都是工厂。以位于滁州建成区比较中心的滁州国际商城为例。

走宁洛高速途经六合抵达新街口的路线是最快的,只有1小时7分钟。虽然并不直接进入六合城区,但雍庄枢纽距离六合龙池仅8km。



除此之外,滁州还有另一条高速直连六合,就是在建中的来六高速(宁滁高速),整体工程已接近尾声。而这条高速接入南京后,就相当于和六合机场(民用规划)、六合西站(在建)建立了高效的交通对接途径。



江宁同样是南京与周边城市沟通的重要过渡区域,但各个区域各玩各的,相对来说会比较松散一些。



比如马鞍山与南京对接虽然会经过江宁滨江,但江宁滨江并不是江宁的主场,其与百家湖一带并没有内部比较高效的快速通道。比较快的路线是首先北进到雨花台,再南下到百家湖,相当于先进城再出城。只有需要用到禄口机场的功能,才会特意转到江宁主轴的方向。



而镇江市区与南京市区的交流,有两条主要的线路,要么走青龙山脉北侧,经过龙潭、仙林等地到达新街口,要么南下绕道青龙山南侧,从汤山向西,走中山门大街到达新街口。



不过汤山虽然属于江宁,但其距离江宁真正的中心,实际上相当远。汤山距离百家湖的直线距离高达27km,麒麟门直线距离百家湖也有17km。可见长江以南,从东南两翼进入南京市区的,虽然大部分都要经过江宁,但基本上都和江宁双龙大道沿线代表的江宁主轴没太多的关联度。

只有皖南、杭州、溧阳、金坛等方向进入南京市区的路线,会经过江宁主轴附近的高速或快速路。因此从车行的角度来看,江宁主轴线的门户感其实并没有那么强烈。江宁真正的门户属性更多来自南京南站与禄口机场,实际上高铁和航空门户才是江宁门户功能真正的体现。

溧水也是南京的南大门,皖南宣城与南京的互动,经过溧水的路线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时间上有优势,不过和芜湖-马鞍山北上南京的路线差距拉的并不大,过路费上没有优势。



而南京与浙江、以及省内的金坛、溧阳等地的互动,途经溧水的方案肯定是首选了,可见溧水的门户属性更多体现在东南方向。



02 放射性路网

如果要论潜力的话,我认为南京的北部门户对于南京未来的意义会更加突出一些。

一方面从硬件的角度来说,江北确实是南京的短板。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快速路、高速、高铁、机场的配置都优先配置在江南而非江北。

比如南京江南的地铁1号线,2005年9月正式运营。而第一条经过江北的地铁已经是2014年7月开通的地铁10号线了,前后是9年的差距。再比如南京南站2011年建成,而南京北站要到2027年才能建成,同样存在明显的代际差距。

当然晚一点也有晚一点的好处,比如在规划的理念上,项目的规格上,前十年的水平和后十年是有天壤之别的。比如2013年就建成的溧水站,其站台规模就只有2台6线,而在建中的六合西站直接就是4台10线。更别说南京北站相较于南京南站在很多设计理念上的巨大进步了。



从城市功能的角度而言,长江以北无疑是南京的短板,但短板也意味着成长空间,只要补全这个短板,南京综合实力上的提升或是立竿见影的。

而且六合作为南京真正的北部门户,这些年一直没有闲着,在交通构建上做了相当大的动作。尤其是环六合高速网的规划与构建,逻辑性很强。



上图:六合规划路网,仅供参考

比如南京绕城高速构成的六合大外环,以及通过G36宁洛高速、G347机场快速路(规划)、来六高速(在建)、G205、S247、宁盐高速(在建)、G40、G328等共同构建的以六合为中心的放射性路网。

不得不说未来的六合城区在车行交通方面具备较强的区域中心感,再配合六合西站(2027年建成),南京北部门户的短板很快就将获得大幅度的补长。



另外南京再往南就是大片山区了,受地形影响,南京向南发挥实际上存在较低的上限。

而向北、向西北、向东北就不一样,可以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南京向北辐射和发展的空间相较于其他方向有更多的自由度和想象力,是南京未来发力的真正主场,而这个主场的关键就在江北,尤其是六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