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祭奠高峰,素有烧纸燃香的习惯。然而,若祭祀者祭祀过程中安全防范不到位,加上空气干燥,多大风天气,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给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3月25日15时21分,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总队指挥中心调度命令,位于庞各庄镇隆景大街与团结巷交叉口西50米发生室外杂草起火的警情,庞各庄消防救援站到场处置。


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看到,现场火势发展迅猛,并向周边树林蔓延。消防救援人员迅速出3支水枪,对火势进行堵截包围。庞各庄镇政府消防专职队、环卫、周边微型消防站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同配合处置火情,经过近30分钟的处置,现场明火被扑灭。火灾过火面积100平方米,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火灾系村民赵某某(男,54岁)野外祭祀烧纸引燃周边杂草引起。目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违法人员赵某某已被大兴警方依法行政拘留13天并处罚款400元,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赵某某承认,当天下午,他在起火地点祭祀烧纸,且没有做任何防护措施。“我找了一块空地,烧纸点着后没行到被大风刮到旁边的草地上,把干草引燃了,我用脚尝试着去踩灭,但是火越来越大,用脚根本踩不灭,我就拨打了119火警电话。太后悔了!”赵某某悔恨的说。

消防提醒

春季风干物燥,火灾风险较高,无论室内或室外,焚烧、祭扫都易引发火灾。严禁在林区、草原等禁火区域吸烟、焚烧纸钱。根据相关法律,过失引发火灾的,将面临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造成重大火灾事故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消防部门也呼吁广大市民选择网络祭扫、敬献鲜花等形式,理性表达哀思,文明祭扫。一旦遇到火灾,请及时拨打119报警。

普法课堂

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构成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秦廷富 摄

每年清明期间,因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祭祀方式引发的山火屡见不鲜,不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苏轼在《东栏梨花》中写道:“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这份澄澈的心境,或许才是清明节的本质。

有人说:“以前总觉得烧纸钱才是尽孝,现在明白了,保护好这片祖宗留下的青山绿水,才是最好的纪念。”

真正的孝道,不在于祭品的多寡,不在于仪式的繁简,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领悟了先人的精神,是否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祭祀的本意是表达对逝者的怀念,而非制造风险。

追思不拘形式,心意胜过烟火。

在此,呼吁大家:

文明祭扫,绿色清明

让思念更纯净,让青山更长久

让孝道如青松般生生不息!

来源:中国新闻社 北京发布


编辑:李宏莹 主编:陈友海 编审:张建光

电话:0315-4026222 邮箱:tsltwxb@126.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